地下水的径流
2025年09月26日
第三节 地下水的径流
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的过程称为径流,地下水由补给区流经径流区流向排泄区的整个过程构成地下水循环的全过程。
地下水径流包括径流方向、径流速度与径流量。径流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含水层的水量以及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必须给予详细研究。
潜水面往往与地形一致。因此潜水大都从地形高的地方向地形低的地方,即向附近侵蚀基准面流动。潜水含水层透水性越好,地形高差越大,大气降水补给越充沛,则径流越通畅,径流强度越大,径流量也相对集中。
承压水除从补给区向排泄区流动形成地下径流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发生越流。承压水的径流强度由许多因素决定。承压含水层的开启程度越好,透水性越好,补给区与排泄区的高差越大,距离越近,补给越充沛,则径流强度越大。
地下径流量可用地下径流模数表征,其意义与地表径流模数相近。
地下径流模数(M)表示每平方千米含水层分布面积上的地下径流量。年平均地下径流模数常被引用说明一个地区以径流形式存在的水量。径流模数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 Q——年平均地下水流量,m3/a;
F——含水层分布面积,km2;
M——径流模数,L/(s·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