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区宪兵团团部

绥靖区宪兵团团部

夜晚。幽暗的夜灯中,隐约可见高高的围墙上那一道道尖利的铁丝网。在昏暗的院落里,时而有头戴钢盔、脚踏皮靴的宪兵游动哨“咔咔”地走过,时而有宪兵牵着耷拉着舌头的大狼狗,绕着墙根跑过,随着大狼狗的狂吠声,不断有宪兵拖着浑身血迹的刑殉者走出院去,也时而有戴着手铐的待审者被宪兵们押进漆黑的铁门。整个宪兵团院内,充满着阴森、恐怖的气氛,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气味儿……

宪兵团长茅森的办公室。正面墙上,悬挂着孙中山、蒋介石的画像;画像两侧是国民党的党旗和军旗。画像下面,有八个醒目的大字——保卫领袖,忠于党国。

茅森、茅林、茅木围坐在沙发上,缭绕的烟雾中,三兄弟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茅木大口大口吸着雪茄,呛得连连咳嗽:“大哥、二哥,我现在已经坐在火山口上了,弄不好,我就得搭上这条小命儿。我的命事小,要是连累两位哥哥,那可咋办呀?你们一定得想出个万全之策才行啊……”茅木焦头烂额。

茅森看看茅木,气哼哼地:“老三啊老三,我告诫你多少次了,你想捞钱我不反对,捞得越多越好。可是,不能倒腾军火,别撞这个枪口!你呢,就是不听,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怎么样,这会儿抓虾了吧?!”

茅林呷了一口茶:“三弟呀,你的军火库,到底有多大的窟窿?”

茅木低声细语:“除了一些炮啊、地雷、炸药什么的都还在以外,其他的那几千支三八大盖儿和几万发子弹,都被我倒腾光了……”

茅森一听,一拳砸在茶几上:“老三啊,你这窟窿捅大了!”

茅林:“我说三弟呀,你这胆子也忒大了!”

茅木:“我原想反正都要撤退了,这些破玩意儿带也带不走,不如卖俩钱儿花花……”

茅森:“糊涂!找死!”

茅木:“大哥、二哥,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还是想想办法吧。”

茅森:“三弟,祸是你闯的,你先说,你打算怎么办?”

茅木:“我让仓库保管员魏双喜把出入库账单重新改写一遍,使账物相符。另外,请姚清吃饭,给他送点金条什么的。”

茅森:“姚清肯去吗?”

茅木:“嗯,他已经答应了。”

茅林:“姚清他们刚从前线下来,手头缺钱,这是个办法。不过,他只是个跑腿的,光堵他的嘴还不行。”

茅森:“我听说这次清查,是李副司令牵头。他刚刚上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肯不肯吃你这一套?”

茅林:“大哥,据我了解,李弥来绥靖区之前,有一段不光彩的经历。他原是13兵团司令官,其部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李弥化装成士兵侥幸脱逃,经徐州、济南,来到青岛绥靖区。虽然提升为副司令,但他的心思并不在这里。所以,只要我们把他打发好了,也许他不会太较真。”

茅森:“二弟分析得有道理。不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防止万一,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茅木焦急地说:“大哥、二哥,你们有什么高招儿,快拿出来呀!”

茅林又呷了一口茶,想了想:“大哥,让三弟逃过这一劫也不难……”说到这里,茅林放下茶杯,站起身来,背剪着双手,在屋里踱来踱去。

茅木迫不及待:“二哥,快说呀,急死我了!”

茅林声音低沉地慢慢道:“俗话说,‘破财免灾’。三弟请姚清吃饭和送金条的办法可以尝试。据我了解,此人是个玩儿家,且有一定品位,有了金条,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茅木高兴地一拍大腿:“‘有钱能使鬼推磨’,咱手里有金条,就来他个‘磨推鬼’!”

茅森:“万一姓姚的不上钩呢?”

茅林:“那就灭了他!”

茅森摇摇头:“灭掉一个姚清倒是不难,但是,还会生出个李处长、王处长啊!此为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出手。”

茅林:“我还有个绝的——炸掉军火库,并且,把这个罪名转嫁到共党身上!只要我们做得干净,就一定能躲过这一劫。”

茅木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军火库只要一爆炸,一切将化为灰烬。刘淇安想查也查不出什么名堂了!好!这个办法好!”

茅森点点头:“实在没办法,只有这一招了。不过,一定要做得干净,不能留活口!”

茅木:“军火库就那几个鸟人,由我来办好了!”

茅林:“老三,如果炸军火库,不仅你军火库的几个人不能留,你小子也必须马上失踪!”

茅木一怔,马上心领神会,点头道:“对对对!事关重大,叫我露面我也不敢露了……汇泉角炮台底下的指挥部,我已经收拾停当了,老爷子的灵堂也布置好了,我就在那陪着老爷子吧。”

茅森站起身来,“唰”地摘下右手上的白手套摔到茶几上,三只爪子捏得“咔咔”作响:“军火库爆炸,这是200吨TNT大爆炸的预演,我们在预演当中摸索一条路子,总结一点儿经验,下一步炸毁青岛,就能得心应手了,哈哈哈哈……”他转过身来,举起“三爪”,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