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将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把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务实、廉洁、高效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审计监督,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坚持集体决策、民主决策,严格执行政府常务会议制度,进一步提升政府民主科学决策水平,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巩固和用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拼搏向上的斗志、干事创业的激情,及时准确地把上级决策部署转化为政府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和政策,激励广大党员和干部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更多精力用在解决问题和狠抓落实上。不断提高机关效能和服务水平,全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政府性资金、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的财政审计和社会监督,强化土地使用、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领域专项治理。严格控制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和公务出行开支,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目标、新任务鼓舞人心,新机遇、新挑战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冲刺“争创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争当全区县域经济排头兵,打造南宁卫星城”目标而努力奋进,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而奋勇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三个终端见成效:崇左市委提出的项目落地开工见成效、项目竣工投产见成效、企业上规入统见成效。
2.一户一薪:根据用工企业岗位需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农村、城镇、外来、外出劳动力进行一次实意动员、教会一项实用技能、组织一次实地应聘、找到一份实惠工作,确保每一户都有一人实现就业,有工资性收入。
3.四馆合一: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集文博展览、科普、档案、公园、休闲体育等功能要素于一体。
4.“双10”重大项目:每年在口岸经济、文化旅游、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五个方面分别重点抓好10个重大在建项目和10个重大储备项目,总计100个项目。
5.“双高”基地: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核心是水利化、良种化、规模化、机械化。广西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超8吨的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实现“吨糖田”目标,其中扶绥县建设任务是65万亩。
6.“四个好”宜居村庄:“一个好的支书”“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一支好的党员队伍”“一套好的自治管理办法”,是由崇左市江州区左州镇逐林屯探索建立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逐林模式”。
7.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做好口岸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两篇大文章”,打好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脱贫、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四大攻坚战。”
8.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 即家庭当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9.5+2特色产业:糖料蔗、桉树、鸡、鸭、澳洲坚果5个主导产业,西甜瓜、龟鳖2个自选产业。
10.扶贫车间: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当地致富带头人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土地、旧学校、旧村委办公楼、闲置公有房屋、仓库、水库、山塘等集体资产,设立车间或加工点,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能够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有组织的经营主体或载体都归类为“扶贫车间”。
11.“198”医疗兜底保障政策:“198”是指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未脱贫、2年继续扶持期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符合健康扶贫兜底保障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
12.“四个不摘”:要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3.智慧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推动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14.智慧城管: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3S技术等数字技术等,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引入先进城市管理技术,实现体制、机制、手段和技术创新,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15.产城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16.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17.旱改水:耕地提质改造,具体就是将旱地改造为水田。
18.增减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19.共享电车: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电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共享电车是一种新型共享经济。
20.一事通办改革:以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推进相关办理事项归并整合,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具体是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实现利企便民目标。
21.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2.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3.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4.全域旅游: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城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25.现代物流: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26.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按照现代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功能集聚、形态美观、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
27.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28.多规合一:在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下,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与耕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社会事业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