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

政法工作

【概况】 2019年,扶绥县委政法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业,扎实推进平安扶绥、法治扶绥建设,取得较好成绩。扶绥县被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2017—2018年度建设平安崇左活动先进县(市、区)”称号,县人民法院立案庭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县人民检察院获“崇左市青年文明号”称号,县公安局荣立崇左市县级公安机关集体三等功。

【打击违法犯罪】 2019年,扶绥县政法部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污染环境、恶意欠薪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严惩重大责任事故、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依法打击盗窃、“黄赌毒”等多发性犯罪,依法惩处贪污、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全县共破获侵财类犯罪案件8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9人,逮捕(直诉)57人,“两抢”(抢劫、抢夺)犯罪案件下降67%;破获经济犯罪案件11起,逮捕直诉18人。大力整治辖区“黄赌”等治安突出问题,“黄赌”犯罪活动大幅度下降,共查处行政案件1022起2094人,其中破涉黄涉赌刑事案件18起,逮捕55人,查处涉黄、涉赌行政案件118起168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19年,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武装巡逻,进一步优化巡逻警力配置,强化社会面管控。全县共建有高清摄像头501个、“雪亮工程”摄像头340个、智能卡口9个、治安卡口23个、电警4个、电子围栏11个,实现全县所有农村地区高清视频全覆盖,为打击防范违法犯罪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公安部门合成作战室运用科技信息破获刑事案件173起,占全县破案总数235起的73.6%。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精神病人帮扶救治工作和病残吸毒人员的强制隔离治疗工作机制,落实好稳控救治措施,有效消除社会隐患;进一步规范跨境劳工管理,充分发挥劳务公司作用,实现辖区内跨境外籍务工人员的有效管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平安建设】 2019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综治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担任综治委主任,县委常委会多次听取平安建设工作汇报并专题研究部署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与各乡镇、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组织、人员、资金、责任和工作“五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积案化解、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各项工作,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确保重大敏感节点期间未发生影响稳定的案(事)件。加强重点行业风险管控,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综合治理。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投资683万元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项目。2019年第一、第二、第三季度扶绥县群众安全感分别为97.04%、96.68%、98.03%。

【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抓好重大敏感节点的信访维稳安保工作,确保实现敏感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赴邕进京“零上访、零非访”和“五不发生”的目标。二是加大信息收集、分析和研判力度,密切关注重点人员的动态,及时准确掌握各类信息,全年共排查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220多起,收集情报信息250多条,研判甄别有效重要情报信息40多条,排查化解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纠纷40多起,处置群体性闹事苗头隐患39起。三是加强反恐防暴和应急处置演练,县成立10个应急工作组,随时做好应急处突;对辖区内来自敏感地区人员开展身份背景调查,实现人员每天“六见面”和每月至少2次的法律政策宣传和安全检查,并在这些人员集中生活的区域建立警务室,落实警力负责服务管理,及时开展法律政策宣传和安全检查。四是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教育稳控,组织力量深入摸排敏感人员、敏感群体和敏感案(事)件等“三个敏感”问题重点群体和人员,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化解工作,严防漏管失控,确保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网格化管理】 2019年,继续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实行“一村一网格员”制度,形成“村村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的管理新模式。全县11个乡镇134个村(社区)全部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网格134个,落实兼职网格员134人,覆盖率达100%。加强乡镇综治中心建设,乡镇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全部达到“六有”标准,建立综治信息处理系统平台,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同时,创新在全市率先推行“AB”双岗值班制度,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采取两村(社区)交叉安排2名律师或者法律服务工作者分别担任责任律师和协助律师,有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

【扫黑除恶】 强化线索排查梳理,强化精准打击、案件侦破。2018—2019年底,共组织侦破涉恶犯罪案件46起,捣毁犯罪团伙22个,刑拘犯罪嫌疑人101人;共起诉涉恶案件3件12人,共受理涉恶势力犯罪案件1件5人,共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23.09万元。

【信息化建设】 一是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推行“互联网+诉讼服务”模式,利用应用信息化系统、网上服务平台、“12368”服务热线等平台,以“一次性、全方位满足当事人诉讼需求”的服务标准,打造“集约、高效、便民、智能”的综合性诉讼服务中心。实现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完成“一站式”文书送达平台和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在线调解和在线司法确认,推进无纸化立案、无纸化办公、无纸化阅卷、无纸化庭审,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进一步实现现代化。二是推进“智慧检务” 建设,推动检察信息化建设与检察业务工作融合,投入9万元建设档案室智能消防系统,投入5万元建设检委会会议室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投入2万元完成派驻看守所检察室机房的安防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投入26万余元完成办公办案信息化软件、硬件的配备升级。建立健全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实现“日清日结,随办随回复”。持续推进远程视频接访,构筑群众足不出户表达诉求的“阳光通道”,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三是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实行节假日前延时、错峰上班制度,方便群众办理业务,户籍窗口全部开通网上支付功能,首台身份证自助受理机落户城厢派出所,为群众提供24小时办证服务,户政业务办理升档提速,实现出入境、交管、户政等窗口服务多项业务“网上全程办结、网下物流送达”。四是推进“智慧司法”建设,共采购140只防拆卸电子定位腕表对在管社区服刑121名人员进行定位管理,实现特殊人群管控与现代科技应用深度融合,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日常行迹的监管。加快推进公证事项“减证便民”,推进网上办证、网上审批、网上出证,提高办证效率。

(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