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次紧急电话
那是在日本东京奥达克余百货公司的一天下午,售货员彬彬有礼地接待了一位来买唱机的美国女顾客。售货员为她挑了一台未启封的“索尼”牌唱机。事后,售货员清理商品发现,原来是错将一个空心唱机货样卖给了那位美国女顾客。于是,立即向公司警卫做了报告。警卫四处寻找那位女顾客,但不见踪影。经理接到报告后,觉得事关顾客利益和公司信誉,非同小可,马上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当时只知道那位女顾客叫基泰丝,是一位美国记者,还有她留下的一张“美国快递公司”的名片。据此仅有的线索,奥达克余公司公关部连夜开始了一连串接近于大海捞针的寻找。一连打了32个紧急电话,向东京各大宾馆查询,毫无结果。后来又打了国际长途,向纽约的“美国快递公司”总部查询,深夜接到回话,得知基泰丝父母在美国的电话号码。接着,又给美国挂国际长途,找到了基泰丝的父母,进而打听到基泰丝在东京的住址和电话号码。几个人忙了一夜,总共打了35个紧急电话。
第二天一早,奥达克余公司给基泰丝打了道歉电话。几十分钟后,奥达克余公司的副经理和提着大皮箱的公关人员,乘着一辆小轿车赶到基泰丝的住处。两人进了客厅,见到基泰丝就深深鞠躬,表示歉意。除了送来一台新的合格的“索尼”唱机外,又加送著名唱片一张、蛋糕一盒和毛巾一套。接着副经理打开记事簿,宣读了怎样通宵达旦查询基泰丝住址及电话号码,及时纠正这一失误的全部记录。
这时,基泰丝深受感动,她坦率地陈述了买这台唱机,是准备作为见面礼,送给东京婆家的。回到住所后,她打开唱机试用时发现,唱机没有装机心,根本不能用。当时,她火冒三丈,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立即写了一篇《笑脸背后的真面目》的批评稿,并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到奥达克余公司兴师问罪。没想到,奥达克余公司纠正失误如同救火,为了一台唱机,花费了这么多的精力。这些做法,使基泰丝深为敬佩,她撕掉了批评稿,重写了一篇《35次紧急电话》的表扬稿。
《35次紧急电话》的表扬稿见报后,反响强烈,奥达克余公司因一心为顾客而声名鹊起,门庭若市。奥达克余公司将一桩坏事变成了好事,不仅挽回了公司的信誉,而且还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后来,这个故事被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推荐为世界性公共关系的典范案例。
假如没有这35次紧急电话,假如没有奥达克余公司竭尽全力的挽救,错售空心唱机货样的小事,势必给公司的利益带来损害,更不会有如此漂亮的结局。
其实,天下很多或好或坏的重大结局,都是由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发的。没有涓涓细流,汇不成浩瀚的海洋;没有一沙一石,哪里有巍峨的高山?没有一着不慎,不会有满盘皆输;没有差之毫厘,哪里有谬之千里?由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有一首名为《钉子》的小诗:“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从关键的小事,可能很快引发重大结局的角度来理解,这首小诗还是很有哲理的。挽救败事,应当小心谨慎,如同驾驭临近悬崖的烈马,不能轻挥一鞭;追求成功,应当勇往直前,就像操纵逆流而上的小船,不可少划一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