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智斗恩师
诸葛亮少年时,曾和徐庶、庞统等人同拜司马徽即水镜先生为师。
三年拜师期满,一天早上,水镜先生说:“从现在起到午时三刻,谁能想出好主意,得到我的许可,走出水镜庄,谁就算学成出师了。”
弟子们一个个费尽心机,冥思苦想。
有的弟子说:“庄外失火了!我得出去救火。”水镜先生毫不理睬。
有的弟子说:“家中来信,母病危,要速归。”水镜先生也不为之动心。
有的弟子说:“如果让我站在庄外,我一定能想出办法,请先生允许我到庄外走走。”水镜先生照样没有答应。
眼看午时三刻就要到了,不管弟子怎么说,水镜先生就是不同意。突然,诸葛亮怒气冲冲地奔到堂前,指着水镜先生的鼻子怒吼:“你这先生太刁钻,想要继续收钱不直说,尽出歪题害我们。我不当你的弟子了!我要退学!还我三年的学费!快还我三年的学费!”
几句话把水镜先生气得浑身颤抖,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得意弟子竟是个借题发挥讨要学费的小人,于是厉声喝道:“快把这个小畜生赶走!”
诸葛亮却坚持要钱,不给钱就不走。徐庶、庞统等人在先生愤怒的催促下,连推带搡、好说歹说将其拉了出去。
可诸葛亮一出水镜庄,便哈哈大笑,捡起一根柴棒跑回庄里,跪在水镜先生面前说:“方才为了考试,不得以冲撞了恩师,弟子甘愿受罚!”说着,送上柴棒请罪。
水镜先生一听,方知中计,立即转怒为喜,拉起诸葛亮说:“你可以出师了。”
诸葛亮假戏真做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三个方面的过人之处。
一是智谋过人。他的智谋妙就妙在其出乎意料,别人没有想到这一步,同时又合乎情理,出庄的理由也很充分,逼得先生不能不答应。
二是胆略过人。面对恩师,敢不敢演这场戏?这需要胆略和勇气,而诸葛亮恰恰具备这种胆略和勇气。
三是演技过人。有了好的计谋和敢于表演的胆略,如果演得不逼真,露出破绽,一旦被先生识破,就会前功尽弃。因为水镜先生绝非等闲之辈,要想瞒过他绝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必须演技超群,表演逼真动人。
诸葛亮这三个方面的过人之处,使水镜先生被自己的愤怒情感蒙住了智慧的眼睛,一气之下,下令把诸葛亮逐出了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