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贤妒能的一面镜子

忌贤妒能的一面镜子

李·艾科卡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艾伦敦,是意大利移民的后裔,1945年毕业于美国著名的利哈伊大学,随后又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1946年8月,艾科卡进入福特公司,任实习工程师,随后当汽车推销员。他用出色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推销才能,博得了公司领导和职员的赞赏。

1960年12月,艾科卡因其成绩卓著被提拔为福特分部总经理,成为公司高级管理层中的重要一员。从此,艾科卡获得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1964年上半年,艾科卡组织开发了“野马”牌新型轿车,一炮打响,年销量达41.8万辆,获纯利润11亿美元。艾科卡本人获得了“野马之父”的盛誉,旋即得到一连串的提升。

1965年1月,艾科卡出任福特公司轿车和卡车产品集团副总经理,并推出了最赚钱的“马克”汽车系列。

1970年12月10日,艾科卡荣登福特公司总经理的宝座,成为仅次于亨利·福特的第二号人物。升任总经理后,艾科卡大胆革新、压缩开支、开发新产品、扩大销售量,使福特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获得空前的增长。1977年,公司赚得利润17亿美元;1978年又增加到18亿美元,在汽车业创造了奇迹。

然而,艾科卡的成功,却招致年老多病的亨利·福特的妒忌和猜疑,担心大权旁落。1978年10月15日,福特公司的主管亨利·福特二世突然无情地宣布:解除艾科卡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职务。

当时54岁的艾科卡已在福特公司整整干了32年,其中担任总裁8年,对公司感情至深。他一直忍受福特二世的种种刁难,不愿主动辞职,但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解雇了。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艾科卡感到愤怒和异常苦闷。他的家人、朋友和公司的许多同僚也愤愤不平。

全国报纸、电台、电视台都迅速报道了这条重要新闻。消息传出,世人震惊。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华尔达·克隆凯在报道中评论说:“这简直是在读关于汽车行业的一部惊险小说。”了解内幕的人士断言:福特公司将为这个愚蠢的决定付出高昂的代价!

艾科卡走时给福特二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记住我的话,你永远不会一年再赚18亿了,因为你压根儿就不懂我们是怎样把钱挣来的。”

艾科卡被解雇后,决心找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同福特公司展开竞争。当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里卡多来聘请他时,艾科卡决定大干一场。

1978年11月2日,艾科卡应聘为克莱斯勒公司总经理,1979年9月出任公司董事长。当时,作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正处于困境之中,一年内亏损数亿美元,两万余名工人被解雇,濒临破产的边缘。

艾科卡出任克莱斯勒公司总裁后,第一个惊人之举就是招募“福特人”。艾科卡被解雇时,带走了在福特公司时用过的记事本,上面记录着几百名福特公司经理人员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专长和特长。他首先将44岁的委内瑞拉福特子公司经理杰拉尔德·格林沃尔德聘为主管克莱斯勒公司财务工作的副总裁。同时杰拉尔德还带来了财务部经理史蒂夫·米勒成为克莱斯勒公司的总会计师;接着又聘请了福特公司已退休的三位经理——销售部经理加尔·克劳斯,采购部经理保尔·伯格莫泽和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汉斯·马塞厄斯。在福特公司时,他们都为公司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被人们誉为独当一面的奇才。那些不满福特二世独裁和霸道的一大批有经验、有一技之长的公司员工,也纷纷涌入了克莱斯勒公司。这种“人才流动”,使福特公司元气大伤。

艾科卡凭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卓越的经营管理才能,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1980年,克莱斯勒公司推出K型轿车;1981年底,这种轿车的销售量占小型轿车市场的20%,并自此以后一直畅销不衰,卖出了100多万辆。1984年,年利润达24亿美元,这个数字比克莱斯勒前60年利润的总和还多。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在艾科卡的领导下,起死回生,重新活跃在美国汽车市场上。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经营者如果随意浪费或者抛弃这种资源,必将后患无穷。福特公司解雇艾科卡后,等于给自己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很快便陷入困境。1978年福特公司的产品占美国汽车市场的23.6%,而到了1981年,竟跌至16.6%。从1980年到1982年,仅仅3年时间,公司就亏损30亿美元。

福特汽车公司解除艾科卡总经理职务,好比是忌贤妒能的一面镜子,使人想到广告大师奥格威说过的一句名言:“用人的最大失误就是不用比自己高明的人。”

为了诠释这一观点,奥格威在其公司每个董事的桌子上放了一个洋娃娃,并请诸位董事打开看。大家打开洋娃娃后,发现里边还有一个洋娃娃;再打开,里面又有一个更小的洋娃娃;当打开最小的洋娃娃时,上面有一张奥格威写的字条:“如果你永远聘用不如你的人,我们就会成为侏儒公司。反之,如果你永远聘用比你高明的人,我们就会成为顶天立地的巨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