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

死里逃生

那天到海边,看到一群小朋友正蹲在地上一起抓螃蟹。他们年纪虽小,可是抓螃蟹的本领却一点都不比大人差。

他们抓到螃蟹,就将其放进一只竹篓里。这只竹篓的形状和一般的不同,开口的部分较小,底下的部分较大。

假如竹篓里面只有一只螃蟹,他们会把竹篓口盖好,防止螃蟹逃走。如果竹篓里的螃蟹多了,就不盖竹篓口,也不担心螃蟹会逃走。

这是什么原因?原来螃蟹多了的时候,都拼命地爬向竹篓口逃跑。这样就出了问题,由于竹篓口很小,只能通过一只螃蟹,一旦有螃蟹顺利地爬到篓口处,其余的螃蟹便会蜂拥而至,把它拉下来,所以很难有螃蟹可以顺利地逃走。

螃蟹的逃生,使我想到了鸟儿的逃生。

有一位朋友,是大学的生物学教师。为了教学实验的需要,他约我星期天傍晚一同到郊外去捕鸟儿。

朋友在郊外的湖边布下了罗网,没有多久,有四只鸟儿几乎是同时落网。这些鸟儿都很大,带着网飞去了。

朋友和我赶紧跟在鸟儿后面跑。跑了一段路之后,我疑惑地笑着问朋友:“我们跑到哪儿才是头啊?难道我们能在地上用两条腿追上天上飞的鸟儿吗?”

朋友自信地回答说:“如果只是一只鸟儿,那我没办法把它捉住,但像现在这样,可以说十拿九稳。”

果然如此。天一黑,那些鸟儿便各自朝自己家的方向飞去。这四只鸟儿,也许有的要飞向树林,也许有的要飞向沼泽,也许有的要飞向田野,各奔东西的结果,就是连网一起掉到地上。就这样,朋友把它们都捉住了。

从螃蟹和鸟儿的逃生,又联想到了人的逃生。人,是宇宙之精英,是万物之灵长,是螃蟹和鸟儿所无法相比的。

那是一位来中国观光的美国老太太,用那曾经指点过世界许多名胜的手指,在一群中国孩子中指点了三下,于是有三个孩子站到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的面前:一个是10岁的女孩,一个是7岁的男孩,还有一个是大约5岁的女孩。

美国老太太拿出一只玻璃瓶子,瓶肚很大,瓶口很小。三只刚能通过瓶口的小球躺在瓶子的底部。小球上各系一根丝绳,像青藤一样从瓶口爬出来,攥在这个美国老太太的手里。

美国老太太狡黠自负地笑了一下,对旁边的中国人说:“都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现在我想试一试。”

莫名其妙的三个孩子,露出了紧张而惶恐的神色。

美国老太太宣布了游戏规则:这三个小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孩子,这个瓶子代表一口干井,井口一次只能通过一人。你们正在井里玩,突然,干井冒出水来,水涨得很快,你们必须赶快逃命。记住,我数7下,也就是限定在7秒钟之内,如果在7秒钟内还没有逃出来,那就在井里被淹死了。

然后,她把三根丝绳递给了三个中国孩子。

空气突然凝滞了,好像死神在四周徘徊。美国老太太做出一个表示开始的手势。只见那个大约5岁的女孩,很快从瓶里拉出了自己的球;接下来是那个7岁的男孩,他先是看了一眼比自己大的女孩,接着迅速地将自己的球拉出瓶口;最后是那个10岁的女孩,从容又轻捷地将最后一个球拉出瓶口。全部时间不到5秒!

美国老太太惊呆了,本来一场生死存亡、惊心动魄的游戏,竟这么平淡乏味、轻而易举地结束了。

美国老太太先问那个7岁的男孩:“你为什么不争先逃命?”

小男孩亮出一副很勇敢的劲头,手指着那个最小的女孩说:“她最小,我应当让她呀!”

她又问那个10岁的女孩:“你为什么不争先逃命?”

女孩说:“三个人里我最大,我是姐姐,应该最后离开。”

老太太又问:“那你就不怕自己被淹死吗?”

女孩答道:“淹死我,也不能淹死弟弟妹妹。”

大概没人会想到,美国老太太的眼里涌出了热泪。她说,她在许多国家试过这种游戏,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孩子能够这样出色地完成它。他们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你们争先恐后,先人后己……

螃蟹和鸟儿死里逃生的命运告诉我们:生死存亡关头的内乱,要比对手的算计可怕百倍。

三个孩子死里逃生的试验告诉我们:生死存亡关头的出路,不仅是智力发达,而且更是一种爱,一种忘我,一种无畏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