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怒

制怒

那年春天,苏东坡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稽首山,产生了灵感,有所领悟,茅塞顿开,不觉喜从中来,诗兴大发。回到家后,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一气呵成写了一首诗:“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诗中的“八风”指的是:得、失、谤、扬、赞、嘲、忧、喜。

苏东坡看了几遍,十分得意,当下就差人过江去金山寺,将这首佳作面交他的好友佛印和尚。佛印看了,没有说话,只在诗上批了“放屁”两个大字,随即交给来人带了回去。

苏东坡看后气急败坏,遂火速乘船渡江,前往金山寺找佛印理论。船到了岸边,佛印早已伫立等待。

苏东坡劈头便责问佛印:“我写的诗,你为何说是放屁!”

佛印轻描淡写地回答:“你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了吗?怎么还会被‘放屁’两字吹过江来呢?”

苏东坡笑了,无言以对,深感懂得并不等于做到,后悔自己竟会轻易地被佛印的“放屁”两个字所激怒。

佛印也笑了,诚恳地对苏东坡说:“血气之怒不可有,礼仪之怒不可无。私怒不可有,公怒不可无。面对血气之怒或私怒,最重要的就是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