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己”成金

点“己”成金

鲍勃·查里斯成为奥运会撑杆跳的金牌得主之后,这样回顾和总结了自己获得冠军的经过和原因。

那年,鲍勃一心想打破德屈·渥门丹创下的奥运会纪录,但无论怎样努力,离这个目标总是还差将近一英尺。于是,鲍勃打电话向德屈请教:“你能帮帮我吗?我似乎遇到了瓶颈,成绩一直无法突破。”

德屈很干脆地回答:“没问题,鲍勃,我可以给你提一些建议。”于是连续3天,鲍勃接受这位撑杆跳王子毫无保留的指导,纠正了自己不少的错误动作。总而言之,鲍勃认为,有了高人的指点,便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己能提高8英寸的成绩,全得归功于德屈的指导有方。

鲍勃很有感慨地说:“其实许多人都有潜力成为奥运金牌得主,只是他们未曾尝试过。我赢得撑杆跳冠军的那年,我估计至少有许多人能超过我。体力比我好、个头比我高、速度比我快的大有人在,只是他们没有得到名师的指点,没有试着拿起杆子,加快速度往前冲,然后用力一撑,翻过横杆。”鲍勃的这些话是很谦虚的,同时也是很公正、客观和实事求是的。

体育界还有不少提携后进或是互相帮助的例子。比如乔治·艾伦当年在大学写有关足球的硕士论文时,曾向全国知名的足球教练发出一份长达30页的问卷,结果有85%的受访者填写并交回了完整的问卷。这些知名的足球教练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成功的秘诀。博采众长,独成一家,这正是乔治·艾伦后来能成为举世知名的足球教练的一个原因。

这使我想到了不久前听过的一段有趣而深刻的对话,是一个年挣百万元的小富翁与一个年挣千万元的大富翁之间的对话。

小富翁问大富翁:“为什么我一年只能挣到百万元,而你一年却能挣到一千万元?”

大富翁反问道:“你经常同哪些人在一起?”

小富翁回答说:“我经常同年挣百万元的人在一起。”

大富翁笑了,然后说:“因为我们接触的人不同,我经常同年挣千万元的人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挣钱相差悬殊的一个重要原因。”

年挣百万元的小富翁听后,恍然大悟。与不同层次的人交往,自然就会有不同的信息、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教训、不同的见识、不同的思路,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同什么人在一起,受什么人的指点,确实是一个人成长快慢、成就大小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是常常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好比是学习书法,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华罗庚说过这样一句话:“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萨缪尔逊也说过类似的一句话:“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

文章悲喜自己写,人之强弱自己塑。谁要想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除了坚持不懈地增强自己的实力之外,就必须力争用各种方式多接受名师的指点,就必须多接触有成就的人,就必须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巨人同行,就必须请名师点“己”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