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艾滋病的全球计划
艾滋病蔓延迅速、病情凶险,尚无特异的有效疗法,病死率几乎是100%。因此艾滋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十大致命性疾病之一,目前国际临床尚无治愈的报道。
从首次发现艾滋病到如今,科学家对艾滋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比如分离出了艾滋病病毒(HIV),查明了特征,并可克隆,查清了它的传播途径。因此只有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切断传染源,才能“治艾有望”。特别是现已查明,艾滋病不是通过呼吸和饮食传染的,蚊子叮咬也不传染,这就使它的流行受到很大限制,艾滋病并不可怕。
为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形成全球范围内控制艾滋病的磅礴气势,1987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并制定了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全球计划。
这个计划归纳起来就是,广泛进行全社会的教育,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建立和建全防治艾滋病机构,控制传染源,防止病毒继续扩散;鉴于3/4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是因为不健康的性行为引起的,因此既要预防血及血制品的传染,也要预防性接触的传染,严禁吸毒;防止母婴传染等等。
目前世界上数以万计的艾滋病专家正在寻找根治艾滋病的良方妙计。比如近年来已经广泛用于临床的一种叫做AZT的药物,能切断病毒的繁殖过程,控制病毒的增生与复制。又如以前用于治疗线虫病的苏拉明制剂,也有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的作用。
中国派往非洲的医疗队,利用中草药制剂在治疗艾滋病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
当然,要从根本上防治艾滋病,还得靠我们的传统武器——预防接种,实际上这也是最有效的武器。科学家想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病毒整合到某种动物的细胞核内,让它繁殖出无害的病毒作为疫苗,这是一个有希望的途径,但道路并不平坦,离成功还有一定距离。
时至今日,科学家忠告,要远离艾滋病,确保健康的良策是洁身自爱、自尊自重,拒绝毒品是保护自己的可靠武器,保证社会安宁的基本措施。
不过人们相信,犹如对待天花、霍乱这样的传染病一样,不久的将来科学一定能制服新时代的黑色瘟疫——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