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为光合作用揭秘

新技术为光合作用揭秘

由于实验手段落后,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人们还不太了解光合作用的大部分复杂反应。

英国的生理学家勃莱克曼在“限制因子定律”思想指导下观察温度与光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从结果推论光合作用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反应程序:一个是需要光的而非化学反应(光反应),而另一个同温度有关的酶促化学反应(暗反应)。后经德国的瓦勃和美国的爱默生用实验证实了上述推论,从而为研究光合作用内部过程打开了大门。

20世纪40年代以后,新技术的发展为光合作用的研究开辟了迅速进展的道路。例如,高倍电子显微镜有助于对叶绿体结构的研究;采用色谱的化学方法,科学家们能够分析和分离出很少量的植物物质;利用有放射性的原子来研究光合作用中形成的物质,通过探测这些原子放射出的核辐射,追踪光合作用反应中的各种化学元素。此外,人们还能用其他一些很灵敏的方法来探测植物的化学物质。

人们发现原来光合作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在结构精致的叶绿体中,至少要经过几十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