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动物的影响

克隆动物的影响

一只克隆绵羊的诞生,竟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这是因为人类首次以无性繁殖和复制的方式创造出了生命,其轰动效应不亚于造出原子弹和阿波罗登月成功。

以克隆绵羊为代表的无性繁殖技术的成功,是遗传工程的巨大飞跃,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这一创举不仅吸引了大量生物、医学工作者,更在道德、伦理与法律等问题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支持和肯定这一突破性成果者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研究技术,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它将为动物纯系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扩大种群数量提供重要的途径,可以保持优良种性,避免因种性杂化而造成的良种丢失;可以使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采取复制的方法,扩大种群;可以克隆出生长快、抗疾病的转基因动物,并使其生产重要的药物,或者为人类提供移植用的动物器官组织和细胞,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谋福利。

尽管克隆技术成果已被作为重大发现而载入科技史册,但有人认为,无性克隆技术仅保存几种生物品系,一旦发生毁灭性的基因突变,后果将不堪设想。而生物多样性则是进化的动力之一。生物多样性相当于数据库,多样性程度愈高,发展的能量也越大;相反,对环境的适应性就会减弱。据有关资料,1986年英国首次发现患疯牛病的牛,就是经长期“优化”出的好牛,但这种牛对疯牛病却毫无抵抗力。相反,土生土长的一种本地牛则不感染疯牛病。

关于克隆羊的争论,似乎不仅在于动物本身,人类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今天既然能克隆出绵羊,甚至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猴子,那么要克隆人类自己,则不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产生了忧虑和担心,甚至恐惧。

道理很简单,克隆技术如不加限制地任其发展,会不会发生违背自然规律和伦理道德的问题,会不会复制出希特勒那样的战争狂人,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造成不幸。

不过有的科学家认为,假若把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也只能“克隆”先天性的东西,具有和细胞提供者相同的基因,而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思维和记忆等“后天性”的东西,这是无法克隆的。所以想用克隆技术得到两个或多个和原版人在意义上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可能的。同时这类技术不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有的国家甚至禁止或削减克隆动物的研究经费,显然是不明智的。

任何一枚金币都有两面,任何一项科技成果都可能产生正面作用和负面效应。正如近代原子裂变的发现和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并没有毁灭人类一样。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人类都不会用自己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先进成果来毁灭自己。诸如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将会受法律的限制,社会舆论的监督。

人类能够主宰整个世界,更能够主宰人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