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简介
《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这本书是由.刘宁,米秋东主编创作的,《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共有198章节
1
前言
本书以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理念,以市政工程造价员的岗位标准和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层层展开。本书采用项目教学,以具体的道路、排水、桥梁工程项目的工...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篇 市政工程造价原理 第1章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1.1 工程造价的意义与含义 1.1.1 工程造价的意义 1.1.2 工程造价的含义 1.2 ...
3
第一篇 市政工程造价原理
...
4
第1章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本章学习要点 1.工程造价的意义与含义。 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及各项费用的概念。 3.工程造价与建设项目组成、建设程序的关系。 引 言 工程项目建设的周期...
5
1.1 工程造价的意义与含义
...
6
1.1.1 工程造价的意义
工程造价的直接意义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是工程项目按照确定的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要求、使用要求等全部建成后经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所需要的全部费用。...
7
1.1.2 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具体如下所述。 1.第一种含义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的投资费用。 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
8
1.2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建标〔2013〕44号)规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有两种划分方式,即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和...
9
1.2.1 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可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如图1-1所示。 图1-1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
10
1.2.2 按工程造价形成顺序划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按工程造价形成顺序划分,可分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其他项目费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
11
1.3 工程建设项目组成与工程造价
工程建设项目按建设管理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需要,可划分为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1.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是指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经济...
12
1.4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与工程造价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一般划分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项目交付使用阶段八个阶段。...
13
1.5 建设工程造价的特点
1.大额性 能够发挥投资效益的任何一项工程,不仅实物形体庞大,而且工程造价高昂。一般工程造价也需上百万元、上千万元,特大工程造价可达上百亿元、上千亿元。 2.个...
14
第2章 市政工程定额
本章学习要点 1.建设工程定额的概念、分类、特点、作用。 2.施工定额的概念、组成和内容、作用。 3.预算定额的概念、组成和内容、编制、应用。 4.概算定额的概...
15
2.1 编制定额的基本方法
...
16
2.1.1 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也称为计时观察法,是一种科学的编制定额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具体活动进行实地观察,详细记录工人和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消耗,测定完成产品的数量和有关...
17
2.1.2 经验估计法
经验估计法是根据定额员、施工员、内业技术员、老工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生产某一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数量进行分析、讨论、估算,并最终确定消耗...
18
2.1.3 统计计算法
统计计算法是运用过去统计资料编制定额的一种方法。 统计计算法的优点是编制定额简单可行,只要对过去的统计资料加以分析和整理就可以计算出定额消耗指标;缺点是统计资料...
19
2.1.4 比较类推法
比较类推法也称为典型定额法。该方法是在同类型的定额子目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子目,首先用技术测定法确定各种消耗量,然后根据测定的定额用比较类推法编制其他相关定额...
20
2.2 预算定额的特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定额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
21
2.2.1 科学性
预算定额的科学性是指定额是采用技术测定法、统计计算法等科学方法,在认真研究施工生产过程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观察、测定、统计分析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及广泛搜集...
22
2.2.2 权威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预算定额具有法令性,即预算定额经国家主管机关批准颁发后,具有经济法规的性质,执行预算定额的所有各方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改变预算定额的内容和水...
23
2.2.3 群众性
预算定额的群众性是指预算定额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首先,预算定额的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建筑安装工人所创造的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其次,工人直接参加预...
24
2.3 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
25
2.3.1 平均水平原则
平均水平是指编制预算定额时应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即按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确定其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也就是说,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以平均的劳动强度、...
26
2.3.2 简明适用原则
预算定额的简明与适用是统一体中的一对矛盾,如果只强调简明,适用性就差;如果单纯追求适用,简明性就差。因此,预算定额应在适用的基础上力求简明。 简明适用原则主要体...
27
2.4 劳动定额的编制
预算定额是根据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编制的,在讨论预算定额编制前应该了解上述三种定额的编制方法。...
28
2.4.1 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
1.产量定额 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某工种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称为产量定额。产量定额的常用单位为m2/工日、m3/工日、t/工日、套/工日、组/工日...
29
2.4.2 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特点
产量定额以“m2/工日、m3/工日、t/工日、套/工日”等单位表示,数量直观、具体,容易被工人理解和接受,因此,产量定额适用于向工人班组下达生产任务。 时间定额...
30
2.4.3 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
在取得现场测定资料后,一般采用以下计算公式编制劳动定额: 式中 N——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N基——完成单位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 N辅——辅助工作时间占全部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