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小记

出版小记

本书承蒙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资助出版,书稿初成后又幸得井绪东会长、丁武光会长、祝秉权先生、张劲松先生、梅桐生先生、卓守忠先生等审稿,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对《红楼梦》的执着,始于初中偶然一次书店中翻阅的红楼诗词,当中收录的《红豆曲》《葬花吟》《芙蓉女儿诔》等深深将我吸引。但那时的我对《红楼梦》文本阅读只浮于表面,喜欢的也只是风花雪月的诗词篇目。后来在学会的氛围熏陶下我开始鼓起勇气,迈开走向研红领域的脚步。与张师兄灵山谈红迸出这本小书的著述构想,我便开始废寝忘食地投入著述。王熙凤这个人物不太好写,概因关于她的专著在学域已是汗牛充栋。故将近四年的著述,中途经学会专家组评审指导,反复增删、修改,结成此论,颇为不易。

小书原名《熙凤元:一身正邪两双修》,意为王熙凤的“元”(本我、灵魂、精气神)是从正邪兼具、雌雄同体的人生历程修来。如同阿修罗,佛魔同舍,却挣脱了时代的框架活出自己的风采。后经学会井绪东会长的指导,更名为《王熙凤:美人如玉剑如虹》,以“人如玉,剑如虹”将王熙凤雌雄同体的生命悲剧简练概括,还有“王玉互讹”“怀金悼玉”的主旨可谓神来之笔,让我发自肺腑对井绪东会长致以崇高的敬意。过去的我虽然喜欢王熙凤,但是对王熙凤在研红领域中的价值认识是不清晰的,模模糊糊,也欠缺学术辩证的思维及高度。自2016年加入贵州省《红楼梦》研究会以来,我在学会的平台收获了专注于红楼学术研究领域的良师益友,受益匪浅。其中不乏忘年之友如祝秉权先生、陈可为先生、彭石麟先生、赵晓松先生,同辈才子李兆江先生、黄彦园先生、王剑侠女士、雷廷来兄等,都给了我很多学术上的鼓励和指导。

本书的出版,文字多得恩师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炯蠡教授、贵州省科技出版社程冠华先生的辛勤修正,使得小书内容更为精致、流畅。小书问世,得偿所愿。一梦红楼,终生为友。所谓“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一路走来,真心地感谢省“红学会”的领导及同袍,感谢成长途中一路与我关怀和帮助的前辈、师长及朋友!

庚子十月

陈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