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高血压

1.老年高血压

(1)老年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患者年龄≥65岁,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则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

(2)老年高血压的特点:老年高血压有其独特的特点。因血管弹性随着老化而逐渐下降,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所以ISH成为老年高血压最常见的类型。伴随收缩压增高,脑卒中、冠心病和终末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异常血压波动,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和卧位高血压,餐后低血压也较为常见。血压不平稳波动,会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老年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夜间低血压或夜间高血压多见,清晨高血压也增多。此外,老年患者除高血压外,还常伴见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3)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老年患者的降压治疗当以避免缺血症状为原则,适当放宽降压的目标值,平稳、缓慢地降低血压。具体来说,对于65~79岁患者,当血压≥150/90 mmHg时,应开始药物治疗;血压≥140/90 mmHg时,可考虑药物治疗;≥80岁的老年人,收缩压≥160 mmHg时才开始药物治疗。老年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值为<150/90 mmHg,对于65~79岁的患者能耐受时,可进一步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对于老年ISH患者,当舒张压<60 mmHg、收缩压<150 mmHg时,可不用药物;收缩压在150~179 mmHg,可用小剂量降压药;收缩压≥180 mmHg,需用降压药。

(4)老年高血压的药物选择:药物选择方面,利尿剂、CCB、ACEI或ARB,均可作为初始或联合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无并发疾病的老年高血压不宜首选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可能降低糖耐量,诱发低血钾、高尿酸和血脂异常,需小剂量使用。α受体阻滞剂可用作伴良性前列腺增生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辅助用药,但高龄老年人以及有体位血压变化的老年人使用时应当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5)老年人特殊的血压类型

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转化为直立位(或头高位倾斜>60°),3 min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和(或)舒张压≥10 mmHg,可伴头晕、乏力、晕厥、跌倒等脑灌注不足表现。该类患者应平稳缓慢降压,减少直立性低血压发生,预防跌倒,在起身站立时动作应缓慢,尽量减少卧床时间,可选择ACEI或ARB等药物,从小剂量起始,缓慢增加剂量。避免使用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加重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

卧位高血压:老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中,卧位时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该类患者应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夜间休息时尽量抬高床头10°~15°,避免在日间仰卧,睡前1 h内避免饮水。根据卧位血压水平进行降压治疗,推荐在睡前应用小剂量、短效降压药,避免使用中长效降压药或利尿剂。

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 h内收缩压较餐前下降≥20 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 mmHg,而餐后<90 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餐后脑灌注不足症状。对该类患者可采用餐前进水、少食多餐、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等避免餐后血压下降,合理降压避免餐前血压过高也可避免餐后血压过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