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尽管我们成了“世界工厂”,贴着“MADEINCHINA”标签的产品在世界随处可见,大到汽车、电器制造,小到制笔、制鞋,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这里面却依然缺少真正中国创造的东西,甚至一些外国人将其等同于“山寨”产品。这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形象。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质量整体不高,背后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为实现中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只有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
(二)工匠精神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
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开发、经营品牌资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制高点的重要手段。而工匠精神对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工匠精神也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增值的重要来源。中华老字号全聚德烤鸭能够驰名世界,正是得益于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工匠精神”。
(三)工匠精神是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我们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事实上,我们所具有的高尚职业操守和强烈的工匠精神,同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我们自身立足职场的重要条件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