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识高等教育

四、认识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之初,洋火、洋布、洋灰这些被老辈人冠以“洋”字的词语,记载着工业基础薄弱、产品和技术都要依靠舶来的日子。

今天,中国的高铁走出国门、“天宫”遨游太空、5G技术引领潮流……“中国制造” 遍布世界,并向“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挺进。

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千百万能工巧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等教育,作为工匠的摇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地方,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承担着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以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建设,对各级各类人才提出了紧迫需求,为高等教育开辟了广阔天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规模从小到大,办学层次从低到高,专业覆盖面从少到多,社会参与由寡到众,办学能力由弱变强,社会贡献由微到著。

高等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立足于技能提升教育质量,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放办学的体制机制,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手脑并用的育人模式。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突破,建设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教体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走过了从初创走向成熟的历史征程,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高等教育大有可为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高等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没有高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地位。

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从过去的“两弹一星”到今天的大飞机、大火箭,没有哪样国之重器的铸造没经过高校的毕业生之手;从1990年亚运会到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没有哪次国家重大外事活动的礼仪接待、餐饮服务少得了高等教育的倩影;从托幼到养老,从生产、销售到物流,从能源到通信,没有哪项百姓生活离得开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看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努力学习,向劳模和“大国工匠”看齐,在自己的领域辛勤耕耘,为自身的幸福生活艰苦奋斗,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