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自我修养

四、志愿者自我修养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他们致力于无偿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服务心态——志愿者的三种动机

为什么要做志愿者?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自我取向,参与者看重个人学习与成长,期望获取个人内在的满足感。

第二类是人际取向,参与者看重他人和团体的影响,他们的目的是结识朋友,获得他人的肯定。

第三类是情境取向,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回应社会责任,并获得社会的认可。

(二)自我期待——志愿者的三层境界

做志愿者要达到哪种境界?做志愿者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在帮助别人后,看到别人获得快乐自己也因此变得快乐。这是初为志愿者最深最直接的感受。

第二层:身为志愿者,心是志愿者。不论身在何处,不管人到哪里,离开了服务场所也时刻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提供帮助,服务社会。

第三层: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把关怀带给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让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三)自我提高——志愿者应有的素质

对于服务对象,要有爱心、有耐心、言而有信、善于聆听、保守对方的隐私。

对于志愿工作,要善用时间、灵活多变、积极主动、有责任心、知难而进,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尽职尽责完成工作。

对于志愿团体或机构,服从上级安排、虚心听从组织意见、富有团队精神、诚实守信。

五、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高校这样行动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高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专业优势,同心战 “疫”。

(一)宁波职院:多语种翻译疫情防控指南

2020年2月7日,宁波市疫情防控“十二条”多语种版正式发布,这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翻译成果。学校组建了多语种师生志愿翻译服务队伍,团队内有11位老师,其中包括2名外教,还有4名留学生,团队对接宁波市北仑区出入境管理局,高质高效地完成了英、德、日、韩、法、西班牙、阿拉伯等8个语种的翻译工作,让外籍人士更好地了解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

(二)湖北城建职院:火神山-雷神山下的最美身影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武汉首当其冲。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10天之内必须建成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和武汉江夏雷神山医院。

建院精神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有一群不为人知的建设英雄在与时间赛跑,他们主动放弃休假、离别家人、甘冒风险、奋勇逆行,每天超负荷工作十小时以上,为早日建成两神山医院立下汗马功劳。他们不是别人,是投身神山建设的学子和校友,是下沉社区的人民教师,是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是每一个为抗击病毒栉风沐雨的劳动者。

学校还涌现出了众多抗击疫情的学生志愿者,他们逆向而行,毅然投身抗疫一线,运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极参与“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建设,为打赢这一场防疫阻击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西航职院:无人机助力环境消毒和防疫宣传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专业学子利用无人机开展喷洒消毒液、防疫宣传(见右图)等工作,投身家乡疫情防控最前线。在陕西省礼泉县,学校2019届毕业生王洪发作为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带领他的团队利用无人机完成3个社区、5条乡镇街道40个村庄的喷洒消毒液作业,作业面积达1600多亩。在四川省彭州市,学校2017级在校生李权驾驶带有扩音器的无人机在小区向高层居民进行防疫宣传,解决居民小区未安装广播的宣传难题,形成流动宣传平台,传播疫情知识和防控要求。

利用无人机开展防疫宣传

(四)湖南高速铁路职院:为“平安春运”保驾护航

“妈妈,没有听您的话,跟您道歉。学校已组织我们紧急撤离,但铁路没有停,火车还得开,仍然需要志愿者继续工作。我是一名学生党员,我必须扛起自己肩上的职责,我选择留下,为春运服务!”

2020年1月22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志愿者杨佳欢给家长发出这封“微信家书”后,毅然踏上了春运的火车。1月4日,学校安排学生志愿者参加广州客运段惠州至达州车队的乘务服务工作。

疫情暴发以来,学校第一时间安排学生志愿者分批撤离岗位。但是,正值春运旅客返乡的高峰期,杨佳欢和其他14名同学强烈要求继续留下。1月29日,杨佳欢和该校最后一批春运志愿服务者完成志愿服务,平安归来。

(五)四川邮电职院:参与研发行程查询与预警提醒App

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李旋与其他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共同研发“新型肺炎患者相同行程查询与预警提醒工具V2.1”,已于1月30日正式上线投入使用。该程序面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用户只要输入日期、班次或地区等信息,即可查询到对应行程的同程是否有已披露的确诊患者等信息。程序还特别设置了“提醒”菜单,用户输入乘坐过或者即将乘坐的班次,如该班次出现确诊患者,系统将第一时间短信通知。

(六)许昌职院:创客团队制作口罩支援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儒燕创客团队利用自己专利制作6000个口罩,无偿捐赠给医院、环卫、交警等部门。学校儒燕创客团队专注于电子产品、智能家居等领域,已申请专利37项。团队研制的鳃式通透口罩仿生自鱼类呼吸过程,使用时空气自口罩正中的过滤层过滤后进入人体,呼气时自过滤层两侧的排气窗口流出,内部结构是开放的,不易滋生细菌。

(七)天津医专:线上培训基层卫生人员

疫情期间,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的线上培训。159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医生、护士、管理人员以及乡村医生参加线上培训,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各地动态,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提高防控疫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