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创新
2.6.2.1 产品婴儿期的创新方向
婴儿期是一个产品或新的系统的形成阶段,由于技术的限制及成本过高,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辅助新功能的研发会有一定的难度。产品的基本功能可以实现,但是存在固定的缺陷,产品的基本性能也处于相对不完美的状态。处于此阶段的产品,创新的方向主要在于基本功能和性能完善、成本和时间的降低及新功能的探求等方面。
此阶段的产品以基本功能和性能为主要的需求,在需求的进化趋势下,其功能需要更加满足客户的要求,在达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需要增加新的辅助功能来弥补产品主功能的缺陷。在性能上需要更加稳定,降低产品产生的副作用,并且提高产品的使用功效。因此,婴儿期的产品应该保持持续性创新中的延续性创新,进一步完善产品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性能,如图2-33所示。
图2-33 婴儿期产品创新方向
婴儿期产品的创新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产品应以持续性创新中的延续性创新为主导。
(2)确定以满足需求进化定律中的理想化定律和协调化定律的需求为进化方向,对产品进行调整和创新。
(3)产生创新策略。为满足产品理想化需求进化方向的创新,应该以提高产品性能、功能和质量为主导,逐渐降低产品的生产时间,然后增加产品的新功能。为实现产品协调化需求进化方向的创新,应该使产品在设计参数、结构、条件、空间、时间上更加协调,从而降低产品本身产生的副作用,使新增加的功能与主功能之间相互弥补缺陷,以整体提高产品的使用功效。在以上目标确定后,进入实际产品创新阶段。
(4)结合TRIZ原理解决产品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5)最终得到产品的解。
针对此阶段的需求特点,依据需求进化定律的理想化进化定律和协调化进化定律进行创新。
2.6.2.2 产品成长期的创新方向
处于成长期的产品,其整个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阶段的主要需求是新功能和新性能的需求。使用的客户有了新的需求,如新的功能、新的用途、新的款式和新的型号等。在使用的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特殊人群,针对这些人群,产品必须要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在功能的增加和完善的同时也会出现其他问题。
此阶段的产品处在S形曲线上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大量增加的新功能和产品的品牌效应为此阶段产品的主要需求。在此阶段需求的进化趋势上,需要增加大量的功能,以满足客户对新的辅助性功能的要求,基本功能需要更加完善,并且增加新的辅助功能以更好地实现产品的主功能,使产品本身的功能更加强大。由于新功能的增加,在性能上需要更加稳定。相应的,需要降低产品因为增加新功能产生的副作用,提高产品的功能数量和性能的稳定性,从整体上提高产品的使用功效。因此,成长期的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进化趋势上,应以持续性创新中的延续性创新为主,进一步完善产品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性能。成长期产品的创新流程分为以下步骤(见图2-34):
(1)确定产品应以持续性创新中的延续性创新为主导。
(2)确定以满足需求进化定律中的集成化、专门化及协调化为需求进化方向,对产品进行调整和创新。通过集成化来增加产品的功能数量,通过专门化来增加产品使用者的范围和增强特定人群的针对性,使产品功能更加多元化。
(3)产生创新策略。为满足产品集成化需求进化方向的创新,应该以增加产品功能为主导,强化新产品的优良特征,通过增加新功能来弥补或降低产品的有害功能和有害特征。为满足产品专门化需求进化方向的创新,应该针对特定的人群,增加产品的针对性的特殊功能,在完成针对性功能的同时建立专有的系统资源。在产品协调化需求的创新中,应使产品在设计参数、结构、条件、空间和时间上更加协调化,从而降低产品本身产生的副作用,使新增加的功能与主功能之间相互弥补,产品使用功效整体提高。在以上目标确定后,进入实际产品创新阶段。
(4)结合TRIZ原理解决产品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5)最终得到产品的解。
图2-34 成长期产品的创新方向
针对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此阶段的产品,以持续性创新中的延续创新方法为主,朝着需求进化定律的集成化、专门化和协调化三个定律方向进行创新。
2.6.2.3 产品成熟期的创新方向
成熟期阶段的产品,其整个系统已经基本完善,基本功能和基本性能基本达到或超过了客户的需求。此阶段的产品的主要需求是外观结构、使用操作、功能调整、品牌效应和售后服务等。产品需要实现新的用途、新的应用方式和材料的应用等。对于这些需求,产品需要做出持续性创新,依据需求进化定律中的动态化需求进化定律进行创新。处于此阶段的产品,会出现周期性的需求。
此阶段的产品处在S形曲线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阶段,客户对产品的周期性需求、外观结构、操作方式及售后服务为此阶段产品的主要需求。在此阶段需求的进化趋势上,功能上基本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但出现了客户需求的不同层次的划分,导致了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针对需求的不确定性,就需要在产品的外观上和操作使用上进一步实现多样化,在功能应用的范围上进一步实现扩大化,以满足不同市场及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因此,成熟期的产品可以从两个需求进化方向进行改进:一是以持续性创新中的延续性创新来进一步完善产品整体的功能、性能、外观结构和操作使用等;二是以破坏性创新中的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为基础的创新,推出一种性能较差、价格便宜,但使用操作简单的新型产品,从而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成长期产品的创新分为两个方向,即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
持续性创新流程的步骤如下:
(1)确定产品的持续性创新是一种延续性创新。
(2)确定以满足需求进化定律中的动态化定律的需求进化方向对产品进行调整和创新。
(3)产生创新策略。为了满足产品动态化需求进化方向的创新,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并扩展产品功能,将其应用于其他产品系统,从而实现产品功能的扩大化。在产品的操作使用上,应更加自动化,减少人的介入,从而满足客户减少产品功能操作的需求进化方向。对现有产品的特定资源和材料进行改变,减少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因资源和材料的短缺而产生的不满。在产品的外观结构上进行多样化的创造,加入不同的流行元素、文化元素、民族元素和宗教元素等社会化元素,以满足不同时代背景和不同人群的不同追求。在以上目标确定后,进入实际产品创新阶段。
(4)结合TRIZ原理解决产品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5)最终得到产品的解。
破坏性创新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产品以破坏性创新方式进行创新。
(2)确定产品是破坏性创新中的低端破坏还是新市场破坏。
(3)产品技术系统进化分析。分析数据信息源包括专利、专业数据库、技术杂志、学术刊物、会议论文集、网站网页,以及报刊、电视广播等,或者结合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的使用。最终分析的结果是技术系统进化的均衡情况,各子系统的进化不均衡,破坏性创新具备破坏性创新技术机会,可以对产品进行破坏性创新。
(4)产生创新策略。增加进化相对滞后的子系统性能,进行新市场破坏,降低过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子系统性能,进行低端破坏。
(5)结合TRIZ原理解决产品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6)最终得到产品的新市场破坏解。
针对周期性的需求可以做出破坏性创新,包括低端破坏性创新和新市场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创新对象是成熟期市场主流技术产品,此阶段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如图2-35所示。
图2-35 成熟期产品创新方向
通常意义上的产品技术创新是以提高产品性能为目标的,而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DI)是指引入低于主流市场上定型产品性能的产品,但这种产品的一些特征可能吸引不重要的用户或新用户,经过发展能取代主流市场上已定型的产品,导致拥有这些产品的企业击败主流市场在位企业。破坏性技术的特点是一种非主流技术,是偏离产品技术进化路线主干的技术,甚至可能是暂时还不能满足企业主流用户需求的创新技术。与其他技术一样,DI也是技术进化的结果,并处于进化状态,是技术进化路线上的一个特殊节点,运用技术进化理论,可以对其进行预测。技术进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只能影响技术进化的步伐,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技术进化的方向,也就是说技术进化类似于生物进化,具有特定的规律和路线。世界上的所有发明人的活动大多是相互独立的,其工作的目标似乎也是随机的,但他们所从事的创新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技术或产品是否满足技术进化的一般规律。
2.6.2.4 产品衰退期的创新方向
处于衰退期的产品,其整个系统处在将要被新系统代替或者已经代替的状态。在还没有被代替的状态下,其性能和功能已经达到这个系统的最佳状态。如果已经出现新的代替系统,此时的产品已经在性能和功能上处于劣势状态。
此阶段的产品以性价比为主要需求,在需求的进化趋势中,在保证良好的产品功能和性能的条件下,降低价格是客户所需要的。在产品的功能上,需要在原有的系统上呈现完美的产品,或者在能够完成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新系统。因此,衰退期的产品,应该是持续性创新中的延续性创新,在进一步完善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产品的价格;或者以突破性创新制造出新的系统来代替原有的旧系统,如图2-36所示。
图2-36 衰退期产品创新方向
衰退期产品的创新流程步骤如下:
(1)确定产品应以持续性创新中的延续性创新或突破性创新为主导。
(2)确定在持续性创新中,是以满足需求进化定律中的理想化定律和协调化定律的需求进化方向对产品进行调整和创新,还是以突破性创新来满足产品理想化和需求进化。
(3)产生创新策略。为满足产品理想化需求进化方向的创新中,应该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导,逐渐降低产品的生产时间、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满足产品协调化需求进化方向的创新,应该使产品在设计参数、结构、条件、空间和时间上更加协调,从而降低产品本身产生的副作用,使新增加的功能与主功能之间相互弥补缺陷,提高产品整体使用功效,使其成为绿色产品。在突破性创新中,应加大研发力度,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研发出更加有效率的系统。在以上目标确定后,进入实际产品创新阶段。
(4)结合TRIZ原理解决产品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5)最终得到产品的解。
针对上述需求,产品需要发挥产品系统的稳定优势,打造低价格的高质量产品。创新方向应为持续性创新,应按照需求进化定律的理想化和协调化进化定律进行创新,或者通过突破性创新研发出新的系统代替原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