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基于扩展效应的设计过程映射

4.3.2 基于扩展效应的设计过程映射

将扩展效应模型与功能-行为-结构方法框架进行集成,以确定效应、功能、行为和结构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揭示效应在功能、行为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再以标准的操作集和流集为各映射单元提供通用接口,利用形式化方法给出映射单元的恰当表示形式,基于效应模式和推理方法形成支持产品功能分解和功能到结构映射的方法。基于效应进行功能、行为和结构间的映射有总功能→外部行为映射、外部行为→子行为映射、总功能→功能元映射、功能元→子结构映射和子结构→原理结构映射等,如图4-6所示。

4.3.2.1 基于扩展效应的功能分解过程

步骤1:总功能→外部行为映射。确定产品总功能与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使问题描述具体化。

步骤2:外部行为→子行为映射。确定系统输入/输出状态转换的次序,建立行为模型,检验流的转换路径及其连通性。

步骤3:总功能→功能元映射。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推理可能的功能分解路线,构建待设计产品的功能结构。

4.3.2.2 基于扩展效应的功能-结构映射

步骤4:功能元→子结构映射。确定功能结构中每一功能元相对应的子结构。

步骤5:子结构→原理结构映射。将子结构按输入/输出流、连接结构和连接面几何特征组合成实现总功能的产品原理结构。

图4-6 扩展效应驱动的功能-行为-结构(EE-FBS)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