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产品新需求的确定模型

2.6.3 产品新需求的确定模型

在确定产品以后,通过设计调查和市场调查的方式进行需求收集。由于调研的客户需求信息受经济、环境、消费群体和政治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并且大多数信息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此外,调研得到的客户需求通常是杂乱无章的,如何有效地理解和分析这些客户需求,并在其中准确发现新的客户需求,是产品进行创新的重要任务。

由新需求模型可知,在得到大量的需求以后,要进行需求筛选,分析客户需求集,本节提出了一种利用KJ法对得到的需求进行整理,按照相互接近的原则进行统一,对散乱的客户需求进行精简并合并归类,去除冗余信息,并对处理后的客户信息进行需求信息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再应用需求进化定律进行分析,验证得到的需求是否符合需求进化定律中的已有需求或者未来需求,从而确定新的客户需求。然后结合上文基于产品专利研究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需求的分析,对整理后的需求进行归纳,从而得到系统的需求体系(见图2-37)。

图2-37 新需求确定模型

2.6.3.1 需求调查分析阶段

本章的需求调查运用设计调查和市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产品设计定位之前,通常缺乏详细的设计调查,设计人员应该用市场调查来弥补设计调查的作用。市场调查主要是为新产品在新市场上的销售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从而解决公司在产品的推广、消费者服务及产品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营销策略、评估广告效应、管理品牌问题、检测售后质量、划分市场、评估销售量和价格定位等。

然而,通过市场调查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是否符合产品需求和产品设计需要,通过设计调查却可以确定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进行产品的市场调查,而且还需要通过设计调查来衡量新的产品是否满足客户的需要及产品进行制造的可行性。通过市场调查和设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所调查的产品进行需求调查和收集,从而得到更加客观有用的产品需求信息。

2.6.3.2 基于KJ法的需求整理

KJ法是由日本人川喜田二郎提出的,是指把未来的、未知的问题或未经验证的问题的有关事实、意见、构思等资料收集起来,按照意义统一性的原则进行归纳,在各种需求信息整理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建议,抓住其本质,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KJ法对需求的整理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

第一,确定将要分析的产品对象。

第二,通过市场调查和设计调查收集关于产品需求的语言、文字资料,通常按照以下3种方法对得到的相关产品需求的资料进行收集:

(1)直接观察法。从整理收集到的产品需求信息中去仔细观察分析需求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将得到的感性认识和各个方面的启发通过详细的数据和文本进行整理。

(2)访问浏览法。与产品的销售人员、使用者、消费群体进行交流或对其进行访问,然后查阅有关产品的文献资料,通过会议的形式采用集体头脑风暴法来整理资料。

(3)个人思考法(个人头脑风暴法)。通过个人自我经验和实际调查,总结经验后整理有关调查产品的需求信息。

第三,把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包括在整理过程中得到的想法,都写成卡片。

第四,整理卡片。对于这些杂乱无章的卡片,不是按照已有的理论和分类方法来整理,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把相似的归并在一起,逐步整理出新的思路来。

第五,把同类的卡片集中起来,并写出分类卡片。

第六,得到相对简化的需求信息表。

2.6.3.3 有效的需求分析

通过分析后得到的需求,不一定可以用在产品创新设计中,也不一定符合产品的客观发展规律,或者在现今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实现。我们把不能有效帮助产品创新设计的需求称为无效的需求,接下来要进行有效需求的分析。需求进化定律指明了需求进化的方向,在分析确定客户新需求时往往会运用到需求进化定律,但调研的客户需求集通常是杂乱无章的,直接应用需求进化定律分析,工作量会很大,而且还很烦琐,所以需要首先将需求信息进行合并归类,简化需求集后,再分析需求集中的需求信息具备何种需求特征,然后根据特征选择合适的需求进化定律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有效的客户新需求。得到的需求具备哪种特征,是否符合特有的需求进化方向,应用进化定律来确定新需求是否符合需求进化的客观规律。针对这些问题,本章总结了相应的需求特征与进化定律对应表,以更好地确定新需求的有效性,如图2-38所示。

图2-38 需求特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