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价值取向
众所周知,客观事物的属性是一定的,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不同属性的关注是不同的,对不同属性的价值评判是不同的。同样,不同的人,不同的教育者对于英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他们所决定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具有差异性。因而英语教学价值取向就不可能是单一的。简单地说,英语教学价值取向是指在教学中为了达成英语教学对于教学主体的功能和意义,决定以何种方式教授何种内容的倾向性。英语教学价值具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是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和发展取向。
1.知识取向的英语教学价值取向
知识取向的英语教学价值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教学价值。因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时代性,其暗示了局限性和历史性。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代,它的价值会因为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发展的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从而具有不同的价值。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知识自然就是语言自身所具有的知识,即语言结构知识。人们认为教师通过教学这种语言结构知识,学生通过掌握这种语言结构知识,就能够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这种英语结构知识可以分解为构成英语语言的字母、音标、词汇和语法,语法又分为词法和句法。这些就是英语学科的知识,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知识的教学就成为英语教学的任务。教师的任务是想办法把这些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努力把这些知识装在自己的大脑里,教学评价也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就成英语教学的目标。这种价值取向对英语教学的价值追求在于这样一个假设: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就是掌握了英语,掌握了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就拥有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英语教学价值取向下的英语教学特别看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知识取向的教学价值由于过度关注教师主体,过度强调教师主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价值。从而难以达成现代教学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现。
2.能力取向的英语教学价值取向
知识倾向的价值观比较注重学生对语言结构知识的掌握,也即注重语言形式意义的价值,语言结构的功能在学生的语言学习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但是这种语言形式知识的价值倾向性导致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法知识,却难以达到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后,却不会使用英语表达自我,难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于是,英语的能力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人们认为若要掌握英语语言,使用英语进行自我表达或与此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必须得有使用此种语言的能力,而不只掌握此种语言的语言形式意义。
能力取向的英语教学价值观关注英语的四大技能培养,把英语教学目标作为英语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固然有它的优势,因为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养这四种能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四大技能的培训和锻炼。但是这种单纯为了培训听、说、读、写而进行的教学忽视了英语语言其他方面的教学价值。首先,由于过分重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或遗忘了英语语言形式结构的教学价值;其次,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教学也由于四大技能的培养和教学而被忽略,英语教学成为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而进行的教学。这种做法使得英语教学难以达成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为能力的培养既需要知识作为基础,又需要文化涵养的素质品德作为保障。
3.发展趋向的英语价值取向
英语教学价值的发展趋向于关注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这种价值观认为,英语教学的价值不在于“教”学生,更在于“育”学生。更准确地说,英语教学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语言结构方面的知识,也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其价值更在于发展学生的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英语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以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途径的师生生活和发展的场所,使教学成为学生和教师在学校的生活形式和发展途径。另外,英语教学中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单单是语言的学习,而且还预示着学生运用语言来表达自我以及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思想、情感方面无不表现了自己,表达了自己。在表现和表达中,分享彼此,获取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获取了友谊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在发展取向的英语教学中,“发展”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教师不仅仅以讲解英语语法为英语教学内容,学生不仅仅以死记硬背词汇和语法句型为英语学习。这样的教学必然有一个预设,即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成长是一个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的事情。然而学生的发展是在一系列关系和活动中进行的。在学生与外界与自身内在的关系和活动中,往往是经过对这些关系和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然后选择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在这种关系与互动中,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需要得以确立,尽管人并不是时时事事都是主动的,但是主体性却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学生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社会性,既需要具有理性又须具有感性,这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关注理性的语言结构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语言所蕴含的引发学生困惑、好奇、问题、期望、兴趣以及许多潜在能力的知识和文化。语言本身就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隐喻、类比、典故和寓言。这些隐喻、类比、典故和寓言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移情,会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会对学生的内心自我产生震动,形成印迹。可见,发展趋向的英语教学价值观是文化自觉范式的必然条件和实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