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8.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第28题图

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关闭阀门a、b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运输)。

③打开阀门a,将透明塑料袋中气体通入甲,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b,将黑色塑料袋中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填生理活动)。

(3)步骤⑤中,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9.小明在氧气性质和制取的实验中,需要制取氧气并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第29题图

(1)制取:课本中采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如图A、B是部分装置。小明用图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你认为应该调节图B中的旋钮________(填“①”“②”或“③”)。

(2)收集:小明用排水法收集三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备用,当集气瓶内水面降低到如图位置时,在水面下盖好玻璃片,取出充有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实验桌上(图C)。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发现桌上的集气瓶瓶口上方的玻璃片被吸住,不易滑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性质实验:如图D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Ⅰ、Ⅱ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得比Ⅰ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请分析Ⅲ中铁丝不能燃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小明和同学一起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

第30题图

(1)他们首先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是否存在磁场。连接好电路后,他们将1个小磁针分别放在螺线管外部的不同位置,发现小磁针都不动。闭合开关后,重新放置小磁针,发现无论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周围的哪个位置,均发生偏转,于是他们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如果移走小磁针,该结论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2)细心的小明还发现:通电后,小磁针不但偏转,而且在不同位置N极指向各不相同。他猜想此现象是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分布特点造成的。于是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将铁屑均匀地洒满玻璃板,再给螺线管通电,为了更好地通过铁屑客观描述出磁场分布情况,接下来他们应该采取的最简单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以此来减小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他们如此操作后,观察到了如图2所示的铁屑分布情况。根据此现象,他们得出了结论。

(3)同学小敏仔细观察研究了铁屑分布情况之后,她认为在通电螺线管内部也存在磁场,那么这个磁场方向是怎样的? 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和装置,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进一步探究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场方向情况。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