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计算题(本题有7小题,第29题、32题各8分,第30题4分,第31题9分,第33题、34题各...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7小题,第29题、32题各8分,第30题4分,第31题9分,第33题、34题各10分,第35题6分,共55分)

29.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使用人工肺是有效的支持疗法。通过使用人工肺改善患者血液中的含氧量,使患者获得生机。图甲为呼吸系统结构图,图乙为人工肺原理示意图,图丙表示呼吸过程肺内相对气压变化,请分析回答:

第29题图

(1)写出肺炎病毒通过空气进入肺的途径:_____________(用图甲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2)通过人工肺后,气体②相对气体①变少的成分是________。

(3)正常人的肺有弹性,当膈肌和肋间外肌________时,肺会回缩导致呼气,图丙中代表呼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的阶段是________(填“Ⅰ”或“Ⅱ”)。

30.“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新冠疫情,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研究表明某品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酒精(C2H5OH),可有效杀灭病毒。

第30题图

(1)酒精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酒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到0.1%)

31.石决明是某些鲍科动物的贝壳,是一味中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步骤如下:(石决明中除碳酸钙外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瓶内气体成分改变带来的质量变化忽略不计)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10克石决明粉末;

②取100克稀盐酸平均分成5等份,每份20克;

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0克稀盐酸,记录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药品混合充分反应后,记录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

⑤依次重复③④步骤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第31题图

(1)第1次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计算石决明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该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第5次实验,请写出他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____________。

(2)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________。

(3)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21400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3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并进行测量记录,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33题图

(1)t4-t5时段氧气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4时刻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在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所占质量分数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其部分变化曲线已在图乙中画出,请完善t0-t1阶段的图像,并在纵坐标上标出t3时刻的数据。

34.如图甲所示为台州某拓展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空调自动控制装置。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甲图左侧虚线框中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为9伏,继电器的线圈电阻忽略不计。闭合开关S,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45毫安,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空调开始工作;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小于或等于30毫安,继电器的衔铁被释放,空调停止工作。

第34题图

(1)图甲中的左侧虚线框中的电路部分为____________(填“控制电路”或“工作电路”)。

(2)计算说明在多少温度范围内该空调是工作的。

(3)要想缩小空调工作的温度范围,可将R1热敏电阻更换成________(填“R2”或“R3”)。

35.如图为我们课堂上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实验设计如下:

第35题图

(1)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上记号;

(2)夹紧止水夹,燃烧匙内加入足量的红磷并点燃,立即塞紧瓶塞,集气瓶内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3)等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等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停止时水位大致上升了1等份。

请结合已有的知识对上述实验原理和设计目的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