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的“神奇”化妆
课前思考:
1.影片主人公本杰明·巴顿“返老还童”的妆容变化过程,令你感到惊讶吗?
2.发型设计对于主人公整体妆容的完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效果?
3.化妆在影片的情节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结合影片,你认为现代科技对于电影中的化妆艺术具有怎样的影响?
一、影片概况
(一)基本信息
《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又名《返老还童》)是由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执导的一部影片,片长共计166分钟,由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塔拉吉·P·汉森(Taraji P·Henson)、艾丽·范宁(Elle Fanning)等人联袂主演,于2008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2009年,《本杰明·巴顿奇事》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化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三项大奖,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等十项提名。与此同时,影片还获得了第66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配乐等五项提名,并摘得第9届美国电影学会奖年度佳片的桂冠。
大卫·芬奇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导演,他的父亲是一位作家,母亲是一位心理医生,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心思细腻、擅于探索。大卫· 芬奇从小便接触摄影,21岁时就加入了卢卡斯的特效团队,拍过商业广告和音乐录影带,后来转向影视创作。大卫·芬奇的影像风格及情节发展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从不循规蹈矩,且不落俗套。他善于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人性与社会的黑暗之处,观众形容他的电影总是冰冷残酷中带有深层的柔软心肠。至今大卫·芬奇导演的电影累计11部,剧集累计3部,作品质量有口皆碑。《异形3》(Alien3,1992)是他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其后《七宗罪》(Se7en,1995)入围第22届土星奖最佳导演奖,《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1999)使他一跃成为圈内极具实力的导演,《十二宫》(Zodiac,2007)入围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消失的爱人》(Gone Girl,2014)入围第72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另外,他参与执导的剧集《纸牌屋》(House of Cards,2013-2018)、《心灵猎人》(Mindhunter Season 1,2017)也广受好评。
电影的化妆师格雷格·卡农(Greg Cannom)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化妆师,他曾经参与妆容设计的影视作品达百部以上。格雷格·卡农凭借高超的化妆技术,塑造了多位栩栩如生的经典影视角色,这些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例如:影片《惊情四百年》中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变相怪杰》(The Mask,1994)中的变身“怪人”,《泰坦尼克号》中老年罗丝的形象,《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2004)中经受重重磨难的耶稣,等等。可以说,格雷格·卡农的化妆技术不仅让人惊艳,甚至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他尤其擅长塑造一些“非正常”人类的角色形象,角色的外形往往会超出人们的想象空间,使观众久久难以忘记。为了表彰格雷格·卡农的特效化妆技术为影视工业所作的突出贡献,他还被授予了奥斯卡技术成就奖。
(二)故事梗概
飓风正在侵袭美国新奥尔良,生命垂危的黛茜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让女儿卡罗琳为她读一本厚厚的日记。这本日记记叙了一个人神奇的一生,他的名字叫本杰明·巴顿。
时间拉回到1918年的新奥尔良,当地的钟表匠盖图先生在火车站挂上了一座逆时针旋转的钟,他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战死的儿子重新回到身边。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就在战争结束的那个夜晚,本杰明·巴顿出生了。他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孩子,明明是新生儿,却拥有无比脆弱的脏器、浑浊的眼珠、衰老至极的面容。本杰明的母亲难产而死,父亲因为恐惧便将本杰明丢弃在了一所养老院门口。本杰明幸运地被养老院的看护者,一位善良的黑人女子奎尼收养,并且慢慢地长大了。
本杰明和正常人不同,他越长大外表越显得年轻。1930年,12岁的“小老头”本杰明遇到了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黛茜。此时的黛茜只有6岁,是来养老院探望祖母的,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刻的、纯真的友谊。1936年,本杰明18岁,他以67岁老人的模样离开了养老院,与迈克船长乘船去了许多地方,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杰明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也见到了很多人的死亡,见到了真正的悲剧,也体验到了人性的光辉。1941年,23岁的本杰明与艾伯特夫人产生了短暂的婚外恋情,二人的恋情不久以离别而告终。二战结束后,本杰明回到了养老院,与成年后的黛茜重逢。此时的黛茜已经成长为一位风姿绰约、优雅美丽的芭蕾舞者,且拥有自己的爱人和玩伴,两人并没有产生多少交集。后来,黛茜因车祸不能再跳舞,但她拒绝了本杰明的照顾。1962年,黛茜回到了新奥尔良。此时的本杰明44岁,拥有的是正常中年人的外表,黛茜38岁。俩人终于在人生的中点相爱并且度过了6年的幸福时光。1968年,他们的女儿卡罗琳出生了。本杰明意识到,越来越年轻的他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而黛茜以后也不能同时养活两个孩子(他们的孩子和本杰明),她需要正常的生活。本杰明将父亲留下的纽扣公司、帆船等全部变卖成钱存进了黛茜的账户,选择了独自离开。几年后,变得更加年轻的本杰明从印度回来了。此时的黛茜与一位鳏夫结了婚,卡罗琳也健健康康地长大了,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此之后,本杰明的身体虽然看起来越来越年少,但实际上已年逾古稀的他神志渐渐不再清晰,还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一家孤儿院工作者通过他的日记找到了黛茜,不久之后,黛茜同本杰明一起住到了养老院。2003年,85岁的本杰明以婴儿的模样在黛茜的怀抱中走向了死亡。影片的最后,黛茜也在医院的病床上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二、“神奇”化妆
《本杰明·巴顿奇事》改编自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同名小说,以回忆和倒叙相结合的方式,平淡地讲述了主人公本杰明·巴顿“逆生长”的独特人生轨迹。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布拉德·皮特饰演的主人公本杰明从出生时就与众不同,如何实现他从出生到死亡的妆容变化,是本片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神奇”的化妆设计也成为影片的最大亮点之一。
(一)化妆与特效
影片用CG技术建造了100年前的中央火车站、暴风雨中的驳船等生动的场景,但最引人瞩目的成就还是对本杰明·巴顿一生的塑造。
1.面部表情
导演大卫·芬奇希望本杰明的角色,一定要与布拉德·皮特的外形和行为举止相似,让他的身上具有某种贯穿一生的特质,这是一般化妆所难以企及的目标。大卫·芬奇与Digital Domain公司(简称D2)合作,共同化解了这一难题。本杰明从出生到离世,共有5、6位真人演员、几个数字头和1个机械模型参加表演。事实上,在本片的大部分时间中,皮特都是在用他的“脸”演出,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本杰明,其实是一个CG合成体。为了使不同年龄外形的本杰明与皮特的表演相衔接,他们先是根据几位真人演员设计出本杰明三个人生阶段的外形,用3D雕塑的方式进行形象模拟。然后再拍下皮特的各种表情,把这些信息放入不同的3D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创造出数以千计的皮特人物模型。这样,就凭借着3D立体技术和实时图像,把各个演员的表演连接在一起,让观众觉得每一个细微的表情,似乎都是皮特本人在表演。
2.动态表演
CG模型与真人表演之间的结合,同样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虽然画面分析和制作的工作基本完成,但还需要在细节上将真人与数据库中的图像相对应,因为一些表情和动作的细微差异,都会让观众在潜意识中觉得哪里不太协调。在影片中,本杰明的角色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是CG头像和真人身躯的组合,老年本杰明有3个纯CG头部和2位替身演员,CG版的皮特最后会和化妆后的皮特重合起来,诸多表情在经过特效师的巧妙拼接之后,连演员自己都浑然不知。
3.发型设计
在影片中,头部的任何细节都可能影响到CG模型的真实感,本杰明的发型同样是通过CG技术进行的专业设计,由于他在影片中的年龄跨度长达几十年,化妆团队设计出了60多种发型来配合他年龄和身份的变化。比如老年本杰明的头发由稀疏到渐渐浓密,皮特饰演的本杰明从中老年到青葱少年的发型变化,影片在不同的场景中,发型也有明显的差异性设计。各个阶段的发型设计,都与人物的年龄、面容和所处的场景相配合。(图8-9)

图8-9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本杰明
(二)化妆与情节
1.辅助叙事
化妆与情节之间的内在关联,在这部影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人物不同年龄段的妆容变化,几乎撑起了整部电影叙事。
本杰明出生就是一副老态龙钟的面容,当时完成表演任务的是一个机械模型,为了展示他丰富的面部表情,化妆团队又在脸上加上了CG的面部模型。随后,本杰明经历了他一生的成长阶段,相应地,他的面容也经历了老年、中年、青年、幼年到婴儿的变化。老年面孔的本杰明,拥有着孩童的身材,从他在餐桌上玩勺子开始、慢慢学会了走路、遇到他童年的爱人黛茜,一直到本杰明在驳船上读黛茜的来信、第一次见证到了死亡。这一时期的本杰明是由CG头部和替身演员组装起来,分别饰演了本杰明80、70、60岁外表的样子。
影片开始的56分钟之后,也就是中老年和青年时期的本杰明是由皮特本人饰演,这一阶段的年龄变化主要是由细微的特效化妆的变化来呈现。第一个镜头是从船长质疑本杰明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年轻开始,皮特的老年妆面使用了3D转印和铂金硅胶假皮混搭的技术,薄如蝉翼又恰如其分的假皮,让皮特能够做出最真实的表情、表露出内心深处的感受,皮特甚至在采访中提到,“妆容微妙的年龄变化仿佛让他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时光推移”。随着本杰明越来越年轻,皮特脸上的妆容也越来越轻薄,直至到了符合他的真实年龄,他和黛茜结婚,并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皮特饰演的青年本杰明只有两场戏,一场是本杰明去黛茜的舞蹈学校找她,另一场是二人在宾馆的会面。虽然让皮特年轻化的妆容,在技术层面上没有老年妆的难度那么大,但是为了让妆容更加贴切而自然,除了本色化妆外,影片还是运用了数字美容的手段对皮特的面容进行调整和“修理”。
最后,童年和婴儿时期的本杰明由多位小演员饰演,虽然他们的出场时间并不多,但是化妆和特技团队还是运用CG技术为小演员们实施了“换头术”。
2.动态的视像美
角色妆容的不断变化带给观众一种流动的视像效果,每一次变化和调整都呈现出各自的美感效果。尤其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妆容和发型都有精心和别致的设计。比如,在本杰明与艾伯特夫人发生婚外情的夜晚,本杰明穿着质感舒适的睡衣,戴着金框眼镜,面孔上化着深深的皱纹,发型平整,银色的头发上还烫了微卷的小波浪,虽然面容衰老但妆容精致;艾伯特夫人化着淡雅的妆容,也是整齐的金色微卷短发,在与本杰明恋爱后,颈上还特意佩戴了一串珍珠项链。在午夜的小旅馆中,二人的妆容与暗黄色的灯光搭配非常协调,渲染了一丝暧昧的氛围,两位成年人之间的感情也逐渐升温。
另一个代表场景是本杰明与黛茜多年后的会面。芭蕾舞演员出身的黛茜化着淡妆,身着黑色暗红格大衣,为她优雅的身形增添了一丝成熟的气质,斜戴着小礼帽,刚刚过肩的微卷散发,本杰明中记忆中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位窈窕淑女,本杰明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他见过的最美的女人”。在黛茜与本杰明首次约会的夜晚,本杰明穿着笔挺的西装,妆容上透露着成熟男性的韵味,黛茜则换上了一身红色性感长裙,化着红唇,妆容变得更加浓艳,并在傍晚的天台上为本杰明跳了一只独舞,散发出极具魅惑力的气息。(图8-10)但是,黛茜此时艳丽的妆容与本杰明的稳重似乎并不协调,二人这时也并没有走到一起。

图8-10 与艾伯特夫人深夜幽会的“老年”本杰明;与黛茜深情对望的“青年”本杰明
3.回忆与现实的交错
老年黛茜的回忆是影片的一条主要叙事线索,而回忆与现实之间的转换,务必要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信。相应地,化妆团队同样为黛茜做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妆容,来表现女主角不同人生阶段的状态。尤其在对黛茜老年妆容的塑造上,因为黛茜曾经是一位芭蕾舞演员,一方面要使妆容符合剧本要求,另一方面要保证妆容干净和美丽,才能符合女主角在电影中的身份和人设。在此基础上,化妆团队根据演员布兰切特的原本容貌进行设计,保留了她颧骨和鼻子的本来面貌,同时利用3D转印在上嘴唇、前额和鱼尾纹上妆,还做了假的脸颊、下巴以及脖子等,化出了非常真实而自然的老年妆。同时,她的发型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非常明显的变化,比如年轻时的散发、跳舞时的束发和老年时期的挽发等,以配合她在不同时期身份和气质改变。(图8-11)

图8-11 青年时期优雅美丽的黛茜;老年时期皱纹深深的黛茜
在本杰明人生的中点,他的年龄与相貌终于归于统一。本杰明这时的年龄与皮特本人的年龄相仿,影片中的妆容也最贴近他本人的容貌。在一次偶然的车祸之后,黛茜不再跳舞,当她再次出现在本杰明面前时,也褪去了此前精致的舞者妆容。二人在经历了各自的成长岁月后,44岁的本杰明与38岁的黛茜终于走到了一起,黛茜对本杰明说道,“真庆幸我不是26岁时与你在一起……只有这样,才最自然”。这时的本杰明和黛茜都化着最轻薄、最自然的妆容,影片中流动的画面场景伴着本杰明日记中的描述,中间还穿插几句老年黛茜的独白,配合着轻快的音乐节奏,在回忆与现实的光影交错中,他们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爱情时光。
(三)化妆与情感表征
1.化妆与人物情感的和谐统一
影片中的化妆与人物情感始终是和谐一致的。除了男女主角之外,本杰明的养父母奎尼和韦斯利,以及其他一些人物形象,也都运用特殊的技术手段进行妆容设计,体现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面容的变化过程。
例如,本杰明的父亲托马斯·巴顿在行将末年之际,将抛弃本杰明的实情告诉了他。在托马斯临终前的特写镜头中,他面部沧桑,眼窝深陷,脸上的皱纹格外深重,早已褪去了早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与富商身份相应,托马斯的葬礼安排得非常体面,但来送葬的只有本杰明和养母奎尼,二人在葬礼上穿着很体面的黑色套装,妆容简单,但大方得体,体现出与死者之间非常复杂的情感关系,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释然。在本杰明的一生中,养母奎尼的善良品格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他,即使在托马斯的葬礼上,奎尼依然提醒本杰明可以将父母葬在一起。到了奎尼的葬礼上,好多友人前来送别这位善良的女人,本杰明和黛茜都穿着简单的日常服装,素颜出镜。
在奎尼的养老院中,那些慢慢走向生命尽头的老人们,面部妆容同样发生着悄无声息的改变。老人们过着温馨而惬意的生活,也见证着身边人的死亡和离去。那位教本杰明弹钢琴的太太首次搬进养老院时,穿着典雅华丽,妆容漂亮精致,手上还戴着钻戒,她给本杰明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本杰明却终究没能记得她的名字。在她去世前给本杰明剪头发的画面中,太太身穿黑底白花的宽松长裙,脸上虽没有了以往精心的妆容,但目光坚定而深邃,她让本杰明首次意识到了生死的问题,她的死也让本杰明第一次懂得了失去一个人的感觉。那位反复说自己被雷击中了7次的老爷爷,总会在本杰明的人生发生重要事件或拐点时出现,他第一次出现是在本杰明遇见小黛茜之后的一个夜晚,老爷爷躺在在床上,一头茂密的银发,神采奕奕地讲述自己两次被雷击的经历;当本杰明出海后再次回家时,老爷爷已经老态地坐在轮椅上,皱纹爬满了他的面庞;当他最后一次出现时,身穿一件宽条纹睡衣,瞎了一只眼睛,孤独地坐在床边,虽然他的目光中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但是依旧不忘提醒本杰明,能够活着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2.情感的升华
本杰明出生于战争结束的夜晚,他的生命与火车站那座倒转的时钟同时开始运转,而他注定不平凡的一生渴望拥有的却是最平凡的生活。正如钟表匠所言,如果时间可以倒转,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孩子们或许就可以回家了,回家耕种、工作、生儿育女,或许他的儿子就可以回来了。
本杰明“倒转”的一生可能注定是不幸的,但他却幸运地遇到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善良的人,也正是这种“不幸”,使得他更加勇敢地去拥抱生活,去接纳生活中的打击和挫折,更加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当本杰明在感恩节宴会上遇见了那位改变他一生的人——黛茜,她美丽的蓝色眼睛让他相信了世间最美好的存在。养母奎尼死后,本杰明卖掉了父亲的房子,买了一套小公寓,在本杰明短短几年“正常人”的生活中,他与黛茜度过了最美好、最纯真的爱情时光,虽然短暂,却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本真、最纯粹的样子。这时的本杰明和黛茜脸上几乎不需要任何妆容的修饰,因为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黛茜说,“如果我老到满脸皱纹,你还会爱我吗?”本杰明反问道,“等我老到脸上长满青春痘,老到尿床,你还会爱我吗?”在这一瞬间,他们是相信永恒的。几年后,黛茜怀孕了,她将头发染成了红色,依旧化着素雅的妆容。
时间可以带来容颜的改变,但终究带不走最珍贵的情感与记忆。为了黛茜和孩子的幸福,本杰明把全部资产留给她们,最终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地离开。后来,年老的本杰明再次被收养回了养老院,此时的他患有老年痴呆症,但身材如孩童一般,他丧失了全部的记忆,却唯独友善地对待黛茜。几年后,同样年老的黛茜搬进来照顾身材幼小的本杰明,黛茜渐渐地步履蹒跚,本杰明也长回了襁褓中的婴儿模样(图8-12)。直至本杰明生命的终点时刻,他仿佛回到了正常人生命的起点,人的出生与死亡在影片中奇妙地合而为一。最后,本杰明在黛茜的怀中安详地死去,现实中的老年黛茜也在病床上安静地离开。虽然来自不同的生命起点,他们终又在同样的终点相遇,虽然走过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也因与他人之间的爱与情感,而变得弥足珍贵。

图8-12 不同时期的本杰明妆容差异非常大,可以读出本杰明的一生
三、台词赏析
(00:19′18″-00:19′47″)
Queenie:Everybody feels different about themselves,one way or another. But we're all going the same way. Just taking different roads to get there,that's all.
奎尼:每个人对自己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是我们的终点是一样的。只是走的路不同罢了。
(00:29′40″-00:29′51″)
Mr. Oti:Fat people,skinny people,tall people,white people,they're just as alone as we are. But they're scared shitless.
欧缇先生:无论什么体型、什么肤色,人都是独孤的。但可怕的不是孤独,而是惧怕孤独。
(01:22′24″-01:22′50″)
Mike Captain:You can be as mad as a mad dog at the way things went. You could swear,curse the fates.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end,you have to let go.
迈克船长:不顺心的时候,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发狂,可以破口大骂、诅咒命运,但是到头来,还是得放手。
(02:23′18″-02:23′32″)
Benjamin:To 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 There's no time limit. Start whenever you want. You can change or stay the same. There's are no rules to this thing.
本杰明:做你想做的人,这件事没有时间的限制,只要愿意,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你可以改变,也可以一成不变,这件事没有规矩可言。
(02:23′38″-02:24′07″)
Benjamin:And I hope you make the best of it. I hope you see things that startle you. I hope you feel things you never felt before. I hope you meet people with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re proud of. And if you find that you're not,I hope you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本杰明: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我希望,你能见到令你惊奇的事物;我希望,你能体验未曾体验过的情感;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我希望,你为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气从头再来。
课后思考:
1.在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中,从演员的造型、妆容到大面积的色彩运用和对真实历史的还原,一度引起广泛的热议。结合影片的剧情设定和中国唐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你认为片中主要演员的妆容设计是成功的吗?可以举1-2个人物为例加以说明。
2.在陈凯歌执导的影片《霸王别姬》(1993年)中,程蝶衣(张国荣饰)的妆容融合了中国传统京剧艺术元素,非常富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你认为他的妆容对于整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怎样的作用?请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沃尔恰茨涅茨基.电影化妆[M].罗晓风,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
[2]石原义久.创意之道12位日本当代设计大师的创意现场[M].田月,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3]村上龙. 工作大未来:从13岁开始迎向世界[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2.
[4]汪流.中外影视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屠明非.电影特技教程[M].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