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决策的概念

一、多目标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个人和企业,随时随地都在做决策。在决策问题中,只含有一个目标的决策问题称为单目标决策问题,当决策问题中涉及的目标是两个及两个以上时,称之为多目标决策问题。多目标决策是指决策者在面临多个目标之间相互对立、相互矛盾情形时所进行的决策问题,决策者们做出的方案需要最大程度的满足所有考虑的目标(陈守煜,1997)。例如,人们购买某件商品,既要追求价格低廉又要追求品质高贵,这本身就是两个相互竞争的目标的决策问题;在流域分水方案中,分水方案既要使公众满意度最大化又要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且还需要污水排放量最小,这是三个目标的决策问题;在工厂选址问题中,往往要追求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污染少、高效和低成本,这是四个目标的决策问题。然而针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等更加复杂的巨系统,如生态环境系统、能源供应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需要综合考虑的目标就更多了,决策者们面临的问题就越加复杂和困难。对于这些互相矛盾对立的目标,其中不乏定量指标,当然也还有定性指标,决策者很难判断哪种解决方案更具有优势。

当针对一个现实的管理决策问题时,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能够给出更加契合实际、结论更加逼真、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陈珽,1983)。实际上,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大型的复杂工程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其决策过程始终是在考虑有限资源条件下,找到一个满意的方案。例如,流域水污染的管理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以及资源保护等问题,如果我们用单目标决策方法去解决此类问题,所考虑的限制条件将更加严格,且该类问题的内外部关系不能被有效表达,最终的解决方案将不符合实际。因此,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去解决当代资源开发、工程建设、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社会经济发展和各种资源配置等大型复杂问题,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多目标决策方法在考虑到各种问题的决策要求的同时,还能扩大问题本身的范围,这有利于决策者选出最优决策方案。多目标决策方法能够通过给出各个目标之间大量利弊得失的转换,对比关系扩展决策信息,帮助决策者选择和判断。另外,通过多目标问题求解技术可以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方案集,进一步根据决策者的偏好和价值判断给出相对应的决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