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区山歌

第三节 河北地区山歌

山歌是一种山野之歌、豪放之歌、抒情之歌,人们对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抒发靠着山歌的演唱来进行。山歌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扮演着很多的角色,起着很多作用。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唱山歌、想念自己在口外的丈夫唱山歌……所以山歌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还起着一定的信息传递以及特殊媒介的作用。山歌的演唱以及传唱对象是没有局限性的,男人可以唱,女人可以唱,老人、小孩也可以唱,可谓男女老少皆宜,所以在传唱的广度上比劳动号子更加广泛。

河北地区的山歌主要分布于河北省的西北部的张家口地区,张家口又称“张垣”“武城”,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连接着京津地区的交通枢纽。张家口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张家口划分为坝上、坝下两大部分。张家口的坝上地区为高原区,主要包括张北、沽源、康保、尚义四个县城,地属蒙古高原的南缘。坝上高原区有阴山山脉的余支以及垅状山脉分布;坝下为低中山盆地,有小五台山,是河北省群山之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在河北的张家口地区山地分布较河北其他地区较多,这为山歌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河北地区流传的山歌主要属于中国山歌分类中的一般山歌。河北山歌流行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高原地区。

由于河北的张家口在地理位置上,与陕西、内蒙古等地相邻,所以流行于河北张家口一带的山歌与晋西北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等在音乐上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河北的山歌在歌词的题材方面,与“山曲”“信天游”相似,常用即兴的题材,借自然界的景物以及生活中的场景来诉说自己的内心感情,唱词中最常用的就是比、兴的手法;歌曲的音乐结构方面,简洁精练,采用上下两个乐句的音乐结构,通常每个乐句都是由四个小节构成;在终止式上,上下两个乐句通常是,上乐句终止在调式主音的上方五度音上,形成不稳定的半终止,下乐句则终止在调式的主音上;音乐的旋律悠扬、高亢、嘹亮。

河北山歌按照风格划分为爬山调、漫瀚调、信天游以及小调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