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北漫瀚调

二、河北漫瀚调

漫瀚调中的漫瀚是蒙古语中“沙漠”的译音,漫瀚调也被称为“蒙汉调”。漫瀚调主要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是该地区重要的民歌音乐形式,此外也传唱于达拉特旗和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等地。[8]漫瀚调起源于清代末年,当时清政府实行“借地养民”政策,大批的汉族流入准格尔旗开拓农业经济,与此同时也促进了蒙汉文化艺术在此地的交流与融合,漫瀚调也就由此而生了。

漫瀚调的演唱内容丰富,曲目量大,主要以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短调为主,再将汉族的民歌融入其中,在演唱时,常常为汉语与蒙语的混合演唱。在民歌类型上,漫瀚调属于民间小调音乐,演唱时有笛子、四胡、扬琴、棒子和四块瓦等乐器组成的乐队为其伴奏。

漫瀚调之所以在河北地区流传,是由于河北的西北部在地理位置上与内蒙古的南部地区接壤,在文化交流上有便利的条件。在演唱上,河北地区的漫瀚调主要以汉语为主。

在河北张家口尚义县的山歌中,流传着一首漫瀚调《二妹妹捎给哥哥的话》,如谱例4-1所示。河北张家口市尚义县在河北省的西北部,与内蒙古接壤,所以在当地会出现漫瀚调。这首河北尚义县的漫瀚调,总共四个乐句,音程跨度大,音区较高,用简单质朴的唱词直白地表达了二妹妹对心上人的想念之情。

谱例4-1:河北尚义县漫瀚调 《二妹妹捎给哥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