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山歌的演绎唱韵
山歌是中国民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山歌分布非常广泛,在南北方都有所分布,每个地域的山歌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和艺术特色。想要对各个地域的山歌有最好的诠释,尽可能展现出它们的音乐风格和特色的话,就必须对每一个地域的山歌的演唱以及其特有的润腔特色进行了解,唯有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每个地域的山歌特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河北地区的山歌分布比较少,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区域:
一是西北部的张家口、康保、怀安、蔚县、尚义、沽源以及张北一带,这一地区地广人稀,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原为察哈尔省的辖地,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大青山等地(俗称“口外”)相邻,这里曾是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的贫苦劳动者逃生糊口、垦荒度日的重要去处,这一地区的山歌主要以“爬山调”为主。
二是河北的西部地区,主要指的是太行山东麓地区的山歌,由于该地区与山西接壤,再加上语言、生活习惯的相似以及人口来往交流等因素,该地区的很多山歌的风格与山陕地区的“信天游”风格相似。
三是河北东北部的山歌,主要是指东北燕山山脉一线,包括承德、唐山两个地区的部分山区、半山区的民歌。这一地区的山歌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旋律起伏比较大,更具有山歌的特征,而且该地区的山歌更多地保留了本地所常用的音乐语言特色,较少受到外地山歌的影响,所以更具有河北山歌的地方特色。
河北的山地以及高原的地势大都比较平缓,其地理位置和交通相比较而言没有那么闭塞,当地的居民与平原地区以及相接壤的相邻地区的居民有较多的接触和往来。这导致河北地区的山歌以平腔山歌为主,高腔山歌比较少,在音乐的形式上和风格上与小调歌曲有更多的渗透以及融合。
河北山歌的演唱中一定要结合该地区的山歌的特色和该地区的地方性的音乐元素进行演唱。不论是哪个地区的山歌在整体的音乐的表现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部分山歌的感情表达是直截了当、鲜明坦率的,而不是迂回、委婉的。把握住山歌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直白性是演唱好山歌的基础。
河北山歌的声调高亢、嘹亮,其音域高于自然语音的声区。男声常常需要借助假嗓进行演唱,有时候男声的音区甚至要高于一般的女生。综合山歌的演唱,再根据河北山歌的风格特点及其地域性的特色,可以将山歌的演唱方法划分为两种。一是高腔唱法。这种唱法主要适用于男声演唱声区比较高的作品,音色亮而锐。二是平腔唱法,这种唱法主要是运用真嗓进行演唱,或者是以真嗓为主的真假嗓结合的方法,声调都十分高亢、嘹亮。这在一般抒咏性较强的山歌或者牧童演唱的山歌中比较常见。
以上是在山歌演唱中两种主要的演唱方法,不同风格的山歌需要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进行诠释。但是除了演唱方法外,在山歌的演唱中,润腔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甚至是展现不同山歌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
河北山歌的抒咏形式非常丰富,音乐的基本特点是旋法的上扬,时值的宽长和运用的自由性。在演唱中的表现就是我们所常说的“上扬的自由延长音”,简称“上长音” [4]。“上长音”在演唱中一般时值宽长并且自由延续,不受陈述唱词所限制,其往往处在全曲音乐中的较高的位置,在唱法上坚实而又明亮,音量持续甚至渐强,其主要是为了直畅地抒发演唱者的内心的感情。
“上长音”是山歌演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演唱中,“上长音”的演唱叫作“上滑音”,也是最可以表现山歌艺术特色的部分。“上长音”的润腔也是山歌演唱中最重要的一种技巧,它的演唱是山歌风格和特色的重要体现形式。汉族山歌中,“上长音” 的到达、解决、结构位置、周围环境、装饰方法等,对于特定的思想内容、地方色彩都有较大的意义。
“上长音”的到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平行到达和上行到达。
平行到达指的是与前面曲调成分同属于一个音区,旋律线条是平直进行的,在同一个高音区。此类的“上长音”的演唱润腔中,需要注意气息的平稳支撑,声音一定要高度集中在一个点上,用明亮而又自由的声音对其进行演唱诠释。这类“上长音” 是比较简单的,其音乐的表现以及抒咏也是简单的。
上行到达的“上长音”指的是由前面相对较低的低音或者中音区反衬出“上长音”的高亢,达到强烈畅抒的目的。这类“上长音”在山歌的演唱中是最常见的,其“上扬”的效果比较明显。大幅度的上行或者直接大跳,使音乐的起伏幅度较大,高低音区的对比比较明显,这样的“上长音”在河北山歌中的河北山歌中比较常见。这类“上长音”在感情的抒发上更加奔放,更加强烈,常常会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类“上长音”在润腔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得有“喷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咬字问题,首先要咬住字头,然后再运用高气压进行高音部分的诠释,在此同时,声音的归韵必须在字腹部分。
在河北山歌中,“上长音”的位置一般都处于全曲的第一句,甚至在开始的部分基本都是全曲中最高音的部分,也是全曲情感表达、宣泄的部分。由于山歌是具有自由性的,所以在演唱中除了音乐中所标注的部分,演唱者可以根据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个人情感的表达进行一些小的装饰性演唱,或进行二次的创作。
山歌的演唱相比较而言是较自由的,不像小调音乐那么规整,故而演唱中除了遵守自由性的原则外,还需要对山歌的整体的风格以及特色进行正确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