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金融》简介
《中国古代金融》这本书是由马长林创作的,《中国古代金融》共有39章节
1
目录
...
2
导言 中国古代金融一瞥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中国的货币金融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由于青铜器制造的发达,金属货币开始出现。春秋时期,金属铸造的货币流行...
3
第一章 近代金融机构的发端
...
4
一 钱庄的兴起与发展
钱庄,又称钱铺、钱店,在清代初年已经出现。清代货币流通,以银两和制钱为本,市场上购物,大钱用银两,小钱用制钱。早期的钱庄,适应市场需要,主要经营银两和制钱的兑换...
5
二 票号的兴盛
票号,出现于19世纪20年代初,其产生源于汇兑的需要。清代道光初年,山西商人在重庆、天津、北京等地从事颜料经营活动中,为解决远道运送现金的困难,从初期兼营汇兑业...
6
三 外商银行的开办
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始于1845年在广州设立分行的丽如银行(Oriental Banking Corporation)。 丽如银行1845年4月,英国的丽如银行在...
7
四 破土而出的华资银行
自1845年第一家外商银行在中国开设后的五十多年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一家由中国人自办的银行,直至1897年5月27日,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
8
第二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银行业的大发展
...
9
一 北四行之崛起
民国初年,即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持续了四年三个月的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缘故,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事,一时无暇顾及在中国的经济侵略,这给处于...
10
二 异军突起的南三行
在“北四行”蓬勃发展之时,南方地区以江浙财团为背景创办的新式银行也不甘落后。在众多新开办的银行中,有“南三行”之称的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11
三 四行两局金融体系的建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银行业普遍发展的情况下,由于政权更替,特别是1927年国民党政权建立后,国家所控制的银行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中、中、交、农和中央信托局...
12
四 银行团体和金融辅助机构的创设
随着华资银行业的兴旺,由银行组成的金融团体也应运而生。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的一些银行家,如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张嘉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的...
13
五 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
近代中国的银行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据统计,1918年全国有华资银行近六十家,1925年发展为一百四十一家,1934年又增加为一百七十家。银...
14
第三章 股票和证券交易市场
...
15
一 股票的出现和外商股票交易机构
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是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股票既是企业资本的一种表现形态,又是社会个人敛财致富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在专门金融机构的一次次交易,造成...
16
二 华商股票交易机构的曲折发展
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外商在上海开办的洋行日益增多,1870年时上海的外商洋行已有二百多家,通常每家洋行雇佣一至几个买办,因此买办数量也与日俱增。在为洋...
17
三 二三十年代硝烟弥漫的证券市场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农商部召集全国工商界著名人士商讨创办和开设本国证券市场问题,在此基础上,1914年北京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交易所法《证券交易所法》,为近代证券...
18
四 上海证券市场的畸形发展和萎缩
1937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后,上海一片战火,华商证券交易所被迫停业。不久上海沦陷,在被日军包围的“孤岛”租界,各种经济活动仍依然进行。原先华商证券交易所一部分经纪...
19
第四章 保险公司和保险业
...
20
一 捷足先登的外商保险公司
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在广州的一些洋行已经经营保险业务。外国商人来华进行贸易,为预防和减少因海盗、战争及海上风险带来的损失,需要有人提供一种保险服务。1805年,英...
21
二 民族保险公司的创办和兴起
我国民族保险企业的创办始于19世纪60年代。1865年5月,闽粤著名商号德盛号在《上海商报》刊登“新开保险行”的启事:“自通商以来设有保险之行,以远海重洋固能保...
22
三 品种众多的特种保险
我国早期的保险企业,主要以经营水火险为主,水险以经营航运的轮船公司为投保对象,火险则以各商行的仓库、码头及工业企业为对象。随着保险业的发展,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
23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货币政策
...
24
一 清末民初紊乱的货币制度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流通的主要货币是银两和制钱,那时候国内白银铸币还没有出现。市场上流通的银两品种复杂,一般有元宝、中锭、小锭、碎银等。元宝每个重五十两,因形似马...
25
二 废两改元
清朝末年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鹰洋等外国银元大量流入我国,受此影响,清政府也开始在广东铸造银元,此后各地仿效滥铸,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然在实际生活...
26
三 法币政策的制订和推行
1935年10月,在废两改元实施了两年六个月之时,金融市场上谣言纷起,传说中国货币币值将贬值35%,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将停止兑现,等等。流言不胫而走...
27
四 金圆券发行和币制改革的失败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后,法币的发行量虽逐年增加,但尚有节制,1935年底,法币的发行额是八亿六千万元,1937年底为十六亿四千万元,1938年底为二十...
28
第六章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事业和货币政策
...
29
一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金融机构
早在北伐战争期间,湖南一带建立的工农革命政权通过筹集股金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其中湖南衡山县“柴山特区第一农民银行”和浏阳县“浏东平民银行”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30
二 解放区银行的普遍建立和货币发行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设在延安,资本十万元。陕甘宁边区银行设立初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