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出现和外商股票交易机构

一 股票的出现和外商股票交易机构

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是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股票既是企业资本的一种表现形态,又是社会个人敛财致富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在专门金融机构的一次次交易,造成社会资金的不断积聚和分流,从而对整个金融市场乃至社会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中国最早的股票,伴随着近代西方金融机构和新式企业在中国的创办而产生。

19世纪中叶,在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一种以股份制形式筹集资金兴办企业的做法正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这种新的组建企业的机制,改变了以往以兄弟、亲族乃至家族出资的方式,出资人权益分明,风险与利益共存,没有任何感情上的纠葛,而且在资金不足时易于通过社会筹集到必需的资金。不久,刚开始在西方流行的这种股份制企业组建方法被一些精明的外国商人带到了中国的通商口岸。

19世纪60年代初的上海,在外滩一带已是外商洋行林立,但此时他们的生意却不怎么好做。原来自1860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从事商品运输的传统的中国帆船几乎绝迹,上海通过长江同内地的贸易完全停顿,从欧美市场远道运来的纺织品大量积压在上海的仓库里,洋行欲到内地采购丝、茶等土货也无从谈起,不少经营进出口业务的洋行面临倒闭。但是,在几乎禁航的长江航道上有一例外,那就是悬挂外国旗的船只却能畅通无阻地从吴淞口直抵汉口。个别洋行,凭着从美国购来的新式快轮,来往于上海汉口之间,获利不少。这时,一个名叫金能亨的美国商人看到长江航运业的潜在利润,决心采取西方股份制方法,集资创办一个轮船公司。1862年3月,金能亨凭着他同一些外商、华人买办的关系,成功地筹集到一百万两银子,开办了近代上海(也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旗昌轮船公司。公司资本分为一千股,每股一千两银子。根据公司章程,股权可以转让,公司的一切方针大计,均由股东年会决定。时隔不久,旗昌轮船公司的股票便在市场上露面。此时所谓的市场,实际上只能称为股票市场的萌芽状态,因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种股票标价出售。据1864年一份铅印的《上海股票通报》所记,当时市面上有一家银行、八家保险公司和三家轮船公司的股票,旗昌轮船公司股票即为其中之一。但是很快新兴的股票就显示了其特有的魅力。旗昌轮船公司因经营有方,利润直线上升,1868年2月,公司董事会决定按股本发放50%的红利,同时将股票折细为每股面值一百两银子。这年9月,公司又决定按股本发放12%的现金股息,于是引起股票价格猛涨,1870年11月市价为一百零九两,次年1月升到一百二十二两,2月初为一百二十八两,2月中旬则为一百三十四两,该公司的股票因此成为市场热门货,一些外国洋行的大班、买办,包括一些精明的商人、官僚,都竞相购买。

随着股票交易的热门,专门从事股票买卖的行当也应运而生。1869年,在上海四川路二洋泾桥北堍,出现了第一家专营股票买卖的商号——英商长利公司,此后又有英商柯希奈·司密斯公司、苏利文·勃咨公司和格来享·安得生公司相继开办。这些商号名曰公司,实际上不妨称之为股票掮客,因为它们往往只有一两个办事人员,有的则是老板、伙计兼而任之。当时股票买卖的经手费无统一标准,往往是临时约定。

19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上海的外商股份制企业日渐多起来,像上海自来水公司等企业因业务发展,公司总部由伦敦等地迁往上海,市面上股票品种多,投资者购买热情也高。据1881年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第一届股东大会报告,要求入股者远远超过既定的股票份额,当时报纸也报道,上海股份风气大开,每一新公司起,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在这种形势下,1891年西商股票掮客联合组织了一个公会,名曰“上海股份公所”,该公所制定章程,规定每个会员须交入会费二十五元,另外交常年费十元,主要用于印刷有关文件和公会租赁房屋。1896年至1897年,上海市场上二十多种外商企业股票,一半以上面值升水,像上海兰开烟草公司股票,一年之中升值四五十两,上海自来水公司、鸿源纱厂等因盈利丰厚,股票升值幅度也大,股票买卖因此颇为兴旺。1898年上海股份公所重行修订章程,规定会员常年费为三十元,入会费增至三百元,公所特设一个专职书记办理公所事务。

1900年,上海股份公所在英商总会内租了几间房间作为所址,从此上海股份公所算是有了固定的场内交易场所,结束了以前在英商总会大厅内或在汇丰银行的阶梯上站着进行交易的日子。两年后,因英商总会的房间光线太暗,夏天蚊子又多,在那里进行股票交易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于是公所又搬至亚当姆逊拜耳行,此时公所已统一规定股票交易收取的佣金为每笔交易额的百分之一,由出售股票的卖主支付。

1903年,上海股份公所中有成员提议将公所改组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获多数成员同意,便于次年按照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在香港注册,定名为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华文名称为“上海众业公所”。此时公所有会员五十人,入会费规定老会员每人一百两,新会员除了要有财产达一千两以上的三人作保外,还必须在公所的书记处存现银五千两或价值五千两的有价证券。1909年上海众业公所迁入外滩一号,规模已非昔日可比,经营的证券种类有中国及远东各地外商企业股票和债券,南洋各地的橡皮股票,中国政府的金币公债,上海租界当局发行的债券等,尤以外商企业股票和橡皮股票为交易大头,其经营规模在远东地区也算数一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