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兹玛”计划
1960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格林班克镇的国立射电天文台,执行了一项代号为“奥兹玛”的计划,目的是搜索“外星人”的来电。天文台使用一台口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选择21厘米的波长来接收外界信号。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选择呢?我们知道,任何无线电波的发射都只能用某个波长,例如31.4米波长、25米波长等。实际上,无线电信号的波长有无穷多个,我们怎么知道宇宙人用的是哪个波长?科学家们认为,宇宙中最多的元素就是氢,因此,任何智慧生物都会对氢加以透彻的研究。21厘米波长是氢原子发出的微波的波长,它可能是被宇宙间一切智慧生物最早又是最彻底研究的,又可能是被运用得最成熟的。
1960年4月8日,那架26米的射电望远镜开始搜索。它对准了距我们地球大约10.8光年的波江座ε星,和距地球12.2光年的鲸鱼座τ星,希望能收到这两颗太阳近邻星的无线电信号。遗憾的是,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科学研究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科学家们紧接着又执行第二期“奥兹玛”计划。他们在1972~1975年间,用两架口径更大的射电望远镜和更加精密的仪器,仍然采用21厘米波长,对位于以太阳为球心、半径为80光年范围内的660颗与太阳类似的“中年”恒星进行无线电监听,结果还是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无论如何,“奥兹玛”计划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值得一提的,因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目的、有组织地在宇宙空间寻找“外星人”的计划。虽然至今还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结果,但探索自然界奥秘从来就是一场世代努力的接力赛,不可能期望在一朝一夕取得成功。这不是吗,有人又提出一项更庞大的“独眼巨人”计划。准备建造1026架口径为100米的射电望远镜天线阵,它们完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这样就可以搜索250光年内任何天体(其总数大大超过660个)发射的无线电波。“独眼巨人”能成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