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的孤独感——读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
等疫情一结束,我就要去电影院看《第一炉香》。
最近看了很多这部电影的观后感。都在诟病马思纯的疼痛青春爱情感,也纷纷觉得俞飞鸿老师身上正气太足、太美,不像是要靠马思纯当诱饵钓鱼给自己享乐的人。而彭于晏又太黑太健康,更不像原著里苍白倜傥的乔琪乔……
选角固然重要,讲故事偏离原著主题也是遗憾。
当日张爱玲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是非常年轻,《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一般来说都是她的女学生心理还未褪去的时候的作品。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杂志《紫罗兰》,1943年第二期至第四期,收入1944年8月上海杂志社《传奇》,中国大陆地区版本收录于小说集《倾城之恋》。
这部小说我认为她主要写的是生而为人的“孤独感”。
葛薇龙投奔姑妈是因为战争爆发,她在香港无依无靠,又不想中断在南英中学的学业随中产阶层父母回到上海,因而和母亲一道对有名士气的父亲葛豫琨扯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自己因为成绩好,申请了一个住读的奖学金。因此,父母打铺盖卷回上海了,自己则投奔嫁了老富商做小妾和兄长已经闹翻的姑妈梁太太,老富商死了之后,姑妈梁太太关起门来在一座白色的半山豪宅里做“小型慈禧太后”。
梁太太因为年轻的时候婚事被自己家里人看不起,轻贱过,所以一旦获得了机会便变本加厉地偿还自己,包括养了几个俊俏可人的婢女,目的是吸引人,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
自己的亲侄女投靠了来,她精心准备了一柜子的华衣丽服,让她进入自己的社交圈里。
天真的葛薇龙最开始还想着,即使明知自己姑妈名声不大好,只要自己行得端、立得正,姑妈又奈自己何!还一心想完成学业呢……
殊不知,人在这种纸醉金迷、充满算计和欲望的环境里待久了,渐渐也就丧失本心了。
第一个回合,葛薇龙喜欢上了唱诗班的大学生卢兆麟,姑妈借口办园会招待唱诗班。在葛薇龙和卢兆麟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时候,姑妈使用媚术就把卢兆麟俘虏成了自己的裙下之臣。而且为了免去社交场中的尬尴,还要使眼色让葛薇龙敷衍乔琪乔,这样就等于把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推到了欲望和不甘的风口浪尖上……
“紧对着她的阳台,就是一片突出的山崖,仿佛是那山岭伸出舌头舐着那阳台呢。在黄梅雨中,满山醉醺醺的树木,发出一蓬一蓬的青叶子味;芭蕉、栀子花、玉兰花、香蕉树、樟脑树、菖蒲、凤尾草、象牙红、棕榈、芦苇、淡巴菰,生长繁殖得太快了,都有点杀气腾腾。吹进来的风也有点微微的腥气,地板上、木器上全凝着小水珠儿。”
这是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一段景物描写。发生在司徒协赠金刚手镯当夜,葛薇龙回到房间后,上床之前,觉得房间太闷了,试着开了一扇玻璃门眼睛所见。
张爱玲之所以是一个优秀的写小说的人,就在于对这种细节铺陈和描写。她不厌其烦地罗列了窗外山上树木植物的种类,而且写出了亚热带植物的特点,在雨夜,醉醺醺,杀气腾腾地带着微微腥气迎面扑来。这里实际上有一个隐晦的不洁感,那就是曾经是姑妈情人的司徒协居然和姑妈讲好了条件,准备对她下手了……过去的那三个月在社交场合吃也吃了,玩也玩了,也小小的有了点名,普通一般女孩子所憧憬着的一切,都尝试了。可天下有这么便宜的事吗?哪里有免费的午餐。葛薇龙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前路是什么,但她就是做不到拔脚便走,清醒地堕落,孤立无援,这才是最可怕的。孤独而又无助……
所以这一段景物描写,并非闲笔,正是她感觉到不洁感以及环境和情势的压力。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更是如此。
司徒协赠金刚手镯,欲染指葛薇龙的心昭然若揭,与其让自己的青春献祭给干瘦的小老头儿,汕头开搪瓷马桶工厂的司徒协,还不如就抓住眼前的浪子乔琪乔。对于和乔琪乔的感情,葛薇龙并非恋爱脑,而是经过反复权衡和算计的。
“三个月的工夫,她对于这里的生活已经上了瘾。她要离开这儿,只能找一个阔人,嫁了他。一个有钱的,同时又合意的丈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乔琪是目前为止葛薇龙最好的选择,第一,虽然是英俊的混血浪子,但是还没有被她姑妈梁太太所俘虏。第二,即使没有钱,但毕竟是乔诚爵士的儿子,只要他愿意,香港三教九流各种机关都有乔家的熟人,不怕没有活路。葛薇龙主意一定,决定对“爱”认输,于是有了二人的月夜相会。
月夜相会对浪子乔琪乔来说,“趁着月光来,也趁着月光走。”轻巧得不带走一点云彩,他想在天亮之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也压根没想过要对薇龙负责任。但没想到被姑妈的丫头睨儿半夜在小铁门口堵上了。为了不走漏风声,乔琪乔开始准备用钞票收买睨儿不要给梁太太告密,但睨儿根本不吃这一套,乔琪乔只好一不做二不休,尾随睨儿上楼,发生了古代艳情小说里才有的场景,把葛薇龙主仆二人全都收入麾下……
葛薇龙和梁太太知道真相后都暴怒不止。薇龙毕竟年纪轻,不但冲到浴室殴打了睨儿,也下决心买了船票离开香港,离开姑妈家回上海。
然而,她病了,一病不起。潜意识里开始怀念那个在上海普通但毫无用处的家,但即使这样的时候,她也明白自己不能够回去。
“她生这一场病,也许一半是自愿的,也许她下意识地不肯回去,有心挨延着……说着容易,回去做一个新的人……新的生命……她现在可不像从前那么思想简单了。念了书,到社会上去做事,不见得是她这样的美而自己没有特殊技能的孩子的适当的出路。”
姑妈梁太太暴怒的原因是为了乔琪乔这么个自己搞不定的浪子,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被自己赶走的外出私会乔琪乔的丫头睇睇,被乔琪乔一箭双雕的薇龙和睨儿。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怎不见得这些人就不能为自己所用。她用薇龙上海家里人几乎要找律师出面解决问题诓骗来了乔琪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乔琪乔和薇龙结婚。
“我看你将就一点罢!你要娶一个阔小姐,你的眼界又高,差一点的门户你又看不上眼。真是几千万家财的人家出身的女孩子,骄纵惯了的,哪里会像薇龙这么好说话?处处地方,你不免受了拘束。你要钱的目的原是玩,玩得不痛快,要钱做什么?当然,过了七八年,薇龙的收入想必大为减色。等她不能挣钱养家了,你尽可以离婚。在英国的法律上,离婚是相当困难的,唯一合法的理由是犯奸,你要抓对方犯奸的证据,那还不容易?”
说服了乔琪乔和薇龙结婚,她又把乔琪乔招赘了进来,拨了楼下三间房给他们住。
“从此以后,薇龙这个人等于卖给了梁太太和乔琪乔,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乔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
我们看到,在这篇小说里,葛薇龙是有过选择权的,乔琪乔和睨儿偷情事发之后,她是买了船票要回上海的,但是她没有返回到普通而又正常的家庭生活中来,她使自己走上了这么一条纸醉金迷的交际花道路。和阴历三十夜她和乔琪在湾仔新春市场上碰到的被英国士兵调戏的站街女比较,她们是为生活所迫,而她——葛薇龙——是清醒而自愿堕落的。明知道没有明天,她宁可不去想。
她不愿意回到中等家境的上海父母处,更不愿意觅一份虽受气但自食其力的普通工作过活。
所以,在欲望面前,人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怪社会,怪家庭,都是不行的。因为任何时代都有被自己欲望吞噬的人。从他(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窥见幽微曲折的人性。
姑妈梁太太,大学生卢兆麟,浪子乔琪乔,丫鬟睇睇、睨儿,甚至葛薇龙自己,这故事里面没有一个彻底的坏人,但也没有一个完美的好人,有的只是算计、博弈,生而为人的无力感、孤独感。
要说完全没有快乐,那也不对。它们往往是微不足道的细节,蓝的天,碧的海,红的花,人来人往地充满了各种小玩意的庙会……
张爱玲的小说,从来都不单单是写爱情的。
生存在这里是第一位的。唯有活着,爱情才有所附丽。
为感情而恋爱的人少,为生存需要恋爱的人多。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把女主人公葛薇龙的堕落看成是为了爱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