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原著党看电视剧《流金岁月》之我见
电视剧《流金岁月》共看了三集,和亦舒的原著相比,改编非常大。
目前感觉倪妮演的朱锁锁那条线勉强还算流畅自然,朱锁锁的美丽、风情、心智成熟以及寄人篱下的压抑无奈都表现得不错。为她离开舅舅家展翅高飞的未来也做好了种种伏笔,比如表哥对她的爱、舅妈客气而又世故、她的野心和自持都可以感受到。
让我意外的是蒋南孙这条线改得面目全非。
电视剧给蒋南孙安排了一个急功近利的父亲。
表现之一是讲排场,住在有钟点保姆的洋房里,讲究吃穿用度,按淑女名流的模式培养南孙,请昂贵的小提琴私教,渴望让南孙嫁入上流社会……实际上财务状况告急,否则不会让保姆周六周天不用上门。
表现之二,在和蒋南孙的男朋友章安仁初次见面的时候,知道他在郊区有一套房,便立即替章安仁做计划,卖掉这套房,炒股,再换房住到他家附近,才能和蒋南孙结婚。编剧安排这个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蒋父已经不是势利的问题了,简直是市侩,把蒋南孙的家庭出身拉低了几个层次。
原著中蒋父只是最后投资失利,人品还没有糟糕到这种地步,他是世家子弟,自有自己的风骨。
其实最让我意外的是刘诗诗扮演的蒋南孙。
先说原著。蒋南孙,蒋男孙,蒋家的钱在老太太手中,确实也渴望生一个男继承人出来。但好在南孙母亲是一个通透的人,生了南孙,是女孩,老太太、丈夫再唠叨,只装作不知道,朝九晚五打自己的麻将即可。
坚决不再追生男孩。
南孙生在这样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就懂事、努力,功课好,知道成功是最好的报复。而且极有主见。
曾经一度,蒋父去歌舞厅消遣,碰到刚步入社会的朱锁锁做舞女,害怕带坏南孙,反对南孙和锁锁再做朋友。南孙很不以为然,关键时刻,站在朋友一边,她对母亲说的原话是:“你也应该管管他,就该他自己跳舞,不让别人做舞女,谁同他跳?”
话虽如此,即使考试期间,南孙还是抽空找到了锁锁兼职的大都会夜总会。证实父亲的说法属实之后,南孙的表现是《流金岁月》这本小说里特别感人的场景之一。
“南孙走出地库,在附近灯红酒绿一区逛了又逛,忽然在橱窗玻璃看到自己竟是一脸眼泪……”
她也明白,“无论什么都需要付出代价,一个人,只能在彼时彼地,做出对他最好的选择,或对或错,无须对任何人剖白解释。”
这里,我们看到了蒋南孙和朱锁锁的友谊的确是包容和理解,还有相互扶持。遇到任何事情,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狭隘,不偏颇,不自私。两个女孩子在青春岁月里能有这样的格局和见识,的确属于早慧。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处理问题,立足社会,也是指日可待。
她们在年少时都向往尽早独立,租一个小公寓,两个人住……
但目前这三集电视剧里蒋南孙的形象给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两点:一、任性;二、恋爱脑。
先说一,任性,表现在她反抗父亲的方式很激烈。当着小提琴老师的面用一壶热茶水浇坏了昂贵的小提琴,把自己的名牌包包和衣服从楼上抱下来扔到客厅,用剪刀剪自己的头发,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让父亲下不了台。但电视剧的切入点让蒋南孙早已过了青春期逆反的年龄,她的反抗又直接又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因而显得傻气十足。
再说二,恋爱脑,唯章安仁是从。两个人处于热恋中,卿卿我我难免,但遇事没有表现出有主见的一面。比如:剧中章安仁和王永正给小姨改造房子做设计图,房子的用途是民宿,她为了维护男友,竭力让和她亲厚的小姨采用章的设计。一个小楼,章设计了九间房,不具备任何特点;而王永正画在餐巾纸上的设计方案显然更有水准,因为功能齐全,区域分明,布局科学合理。
但南孙居然丝毫不理会公私分明这一点,一味地支持男友……
电视剧这种人设,演技再好,都无法让人产生共鸣,何况刘诗诗的气质温婉娴静,要表现这些“心”不由衷的所谓戏剧冲突,实在是勉为其难。
这部剧改编得面目全非的另一个点是王永正的早早出场。
电视剧中他也是个海归,职业是设计师,但具有嬉皮士的特点,有才,吊儿郎当。目前主要戏份是到处躲追逐他的女孩子。
而原著里王永正的出场已经到了故事的中间,是《流金岁月》小说里最美的画面之一。
彼时南孙大学毕业之后在社会上扑腾了一圈之后,发现供职过的小公司现状基本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就更加理解了同样成绩好但为了早点自立,中学毕业就到社会上讨生活的朱锁锁的不容易。于是她辞职去英伦探望小姨,顺便散散心。
在微雨的春天,她去公园散步,带着小狸犬。
途人牵着条大丹狗,站着不动,白衣蓝布裤球鞋,小径左右两边恰是樱花,刚下过雨,粉红色花瓣迎风纷纷飘下,落在他头上肩上脚下。
他等着要和南孙打招呼,但彼时章安仁还在和她拍拖,更重要的是他的美令南孙自卑,因而南孙按捺住了自己。
但此情此景令南孙永志不忘。
这样美的画面出现的王永正,其实就是蒋南孙的Mr Right,当然是南孙历经千帆过后才明白的。
王永正已然出场,说明这么美的画面不可能再现于电视剧,亦是憾事一桩!
(只看了前三集,先写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