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

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

因为宏村之行,我重温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电影《卧虎藏龙》。该片由李安导演,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张震主演,2000年上映。

第一次看该片是在电影院,国内院线是当年10月13日上映的,我在兰州看到应该是在2002年之后了。因为记得是先生陪我看的,竹林武打正激烈的时候,先生居然睡着了,于是他这公然一睡,基本断绝了我以后叫他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念头,果然我们两人此后再没有共同看过任何一部电影,当然陪麦可在电影院看动画片不作数。下面说回电影本身。

话说我看《卧虎藏龙》分别有三个时期,即三十岁左右、四十岁左右,以及现在。居然看出了完全不同的感觉。

2002年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此片的时候,我刚刚三十岁,只觉得好看,精彩纷呈。印象最深的是竹林深处李慕白和玉娇龙的打斗戏,只觉得电影中的李慕白衣袂飘飘,仙风道骨,用一只手一根树枝就把桀骜不驯的玉娇龙仿佛点化了。所以那时候满心满眼看见的都是李大侠的儒雅、道义,和他对俞秀莲欲言又止的爱。大概那个年龄段,对男性的力量和权威还处于一种深刻的认同之中,自己也梦想能够拥有或者靠近那样压抑自持的人。所以这部电影当时喜欢的角色非李慕白莫属。

等到四十岁左右看此片的时候,我印象最深刻、最让我拍手叫绝的戏是玉娇龙携青冥剑逃婚离家出走打遍酒馆无敌手的这场戏。

只见她甫一到酒馆,便啪的一声亮剑于桌面,态度倨傲,眼神睥睨一切,完全不像初出茅庐的新手小心翼翼,或者察言观色。上前来试探的两个江湖侠客李云和宋明对她来说是鸡同鸭讲,她才不管什么江湖名号和辈分,三言两语便削铁如泥地坏了这两人的武器。

等到所谓大批英雄好汉拥上酒楼兴师问罪之时,也是她最快意倜傥、心花怒放、肆意妄为的时刻,她的确“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似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她获得了自由,但是是相对的,最清醒的女子其实是发现爱情也不是自己最后的归宿。

师娘碧眼狐狸、爱人罗小虎、大侠李慕白,他们都是她生命中的过客。当她体验了无论是江湖还是人心,无敌是多么寂寞的时候,她便丝毫不再留恋,用纵身一跃而忠于了自我。

四十岁的时候,我才明白在玉娇龙身上,李安导演寄寓了深意,那就是如果一个人完全不在乎规矩秩序,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前进,到底能否走下去?作为九门提督府的千金小姐,玉娇龙有勇气打破一个等级森严的旧世界,但却无法给自己建设一个秩序井然的新世界。她的心灵成长速度之快,和碧眼狐狸、罗小虎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只有李慕白似乎了解她一点,但是对于玉娇龙来说,聊胜于无。因为李慕白只会用规矩和道义压抑自己,约束规诫玉娇龙的心性,而绝不会也不可能流露爱意,这对玉娇龙来说,比俞秀莲更为绝望。

李慕白的死亡,实际上终结了玉娇龙的反叛之路,让那个对江湖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的孤勇女子明白了世界的尽头其实是荒芜……因为连李慕白这样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爱恨、生死都无法自己做主。

混江湖,混了一个寂灭。

那么心性倔强如玉娇龙,见识了江湖和自己多变的心之后,也唯有一死才能成全罗小虎共同回新疆、回到往昔沙漠中两情相悦的美梦当中。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罗小虎根本意识不到他怀中的此玉娇龙已非当日远赴新疆沙漠初遇之玉娇龙。这一对情侣的今非昔比,实际上说的还是圈层、格局、眼光。

生在大漠、长于大漠的罗小虎,每走一步实在太难了。若干年过去,他到京城来找心上人,除了他是曾经的“半天云”,再没有新的名号出现于江湖,预示着他没有新的进步。这如何匹配一个心高气傲善于学习的少女?玉娇龙在他面前的一跃,既是对他美好愿望的成全,也是对自己心性的成全。目睹这一切的罗小虎,除了潸然泪下,还能够做什么?

而玉娇龙用实际行动决绝地践行了一个女子最终极的追求:既不是荣华富贵,她生来便拥有:也不是男欢女爱,半天云痴心未改。而是自己做主,不被安排,彻底的自由,用自己的方式过一生。这才是生而为人最体面、最高贵,也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

所以,四十岁左右看此片,我喜欢的人变成了玉娇龙。

这一次重温《卧虎藏龙》,对于表面儒雅的一代宗师李慕白,我居然看出了他的犹疑不决和茫然无措。这真是始料未及。

交出青冥剑退出江湖意味着抛弃权力,当他让俞秀莲带着青冥剑给贝勒爷的时候,自己也说师仇未报。这意味着搞事业没有成功便放弃了。

再说感情,当他牵着马走过湖光山色到达俞家镖局的时候,俞家上下是非常重视他的,俞秀莲也期待他祭拜完师父去京城和自己会合。对于俞秀莲来说,以为他要放下江湖和自己踏实过寻常日子,谁料李慕白此时的回答是:“也许吧!”也就是说,他不能确定自己会不会去京城找俞。即使有孟思昭和俞从前的婚约,但他们共同经历了很多,李慕白还这样对待俞秀莲,只能说明俞秀莲并不是他做决定首先考虑的因素。让一个女人如此蹉跎青春,这个男人要么是不爱,要么是还想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李慕白这样的年纪,对于事业,对于感情,他都有些模棱两可。最终,他到㡳到了京城,但当卷入玉娇龙偷青冥剑的事情中去,他的事业心又神奇地复活了,那就是要收她为徒,训诫规劝她的心性,不要让她成为江湖上的毒龙。这时候,他又一心开始搞事业,收徒弟,报师仇。对待和俞秀莲的感情,他依然没有明确的态度。俞对他收徒弟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持反对意见的,她说:“已经不是你的剑了。你会杀了碧眼狐狸,她也会安安分分去嫁人。”

但李慕白还是坚持认为玉娇龙应该来武当山做徒弟。当他再次握俞秀莲的手时,说了那句著名的台词:“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这说明他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但也无能为力。

直至最后为救被碧眼狐狸迷香所控制的玉娇龙而身中九阴紫针毒殒命,临死前才对俞秀莲剖白心意,只是不想自己死后成为孤魂野鬼……

一代大侠,宗师,到底没有超脱。他代表的恰恰是当时社会的规矩、道义,所以任何选择都不是出自本心,而是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撕下了道德面具之后,一息尚存的他,才流露软弱和长袍下的“小我”。和纵横江湖、快意恩仇的玉娇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一直以“大”为表现形式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小写的人。而一直以“小”为存在方式的女子,却是一个大写的人。

正因为有千万个不屈不挠如玉娇龙般奋力冲破樊篱的反叛者,个体的命运才越来越被了解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