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1月31日,结束春节休假离开公婆生活的县城。

两个月后重回小城。

昨天开车出县城去了山里,依旧冷!寒风凛冽,耳朵都被吹疼了。这是几十年未曾有过的感觉,让我想起以前耳朵被风吹痛应该是13岁之前在远村淡庄生活时。因为是黄土高原,平整,风大,尤以冬天、春天风最甚……

此地山里还是一片冬景,只有向阳地方草根下有一点点绿,花未开,叶未生,等到春天真正来临此处,应该是“五一”前后了。

想起一句唐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过物候学,就知道纬度、经度都会影响气候,另外还有海拔高度的影响。

山区处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会地带,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2040—4874米。海拔高导致了寒冷。

今天早上,县城居然飞了一会儿雪。想想这里距离兰州市区也就100公里左右,兰州现在是草长堤岸,杂花生树,群鸟乱飞,杨柳醉春烟……

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啊!

两个月以来,宅居家中,每天似乎也没有真正闲下来,总是在忙东忙西。

打扫卫生、浇花、做饭、洗衣,让日常生活如常运转。

处理单位文件,给学生从2月23日开始上网课,让工作正常运行,让学生严格自律……

除此之外,精神生活应该是比较丰富的,复习了爱看的剧《欲望都市》96集、《来来往往》18集、《我本善良》部分剧集。新看了《唐顿庄园》六季54集、《安家》53集、《精英律师》部分剧集。还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欲望都市》两部,以及《理智与情感》《间谍同盟》《朝花夕拾》《寄生虫》……

另外读完了这几本书:《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灯火阑珊处》《下流社会》《在普罗旺斯的阳光下》,等等。其他都是部分地读,交错着读了很多。

另外订了好多书,这起码表明我读书的心态是迫切的。

关于公众号更新和写作,我是真的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做到更新,但发现实在太难了,两个月写了10篇,基本是周记的频率。但好的现象是日记几乎每天都会写,字数不限,坚持了下来。

实际上写日记的习惯是从初中开始的,应该是初一,13岁。坚持了这几十年。

初二被同学偷看过一次,并没有实质上的内容,只是一个豆蔻少女的呓语……但当时,被我信任的一个女同学趁我外出开运动会期间,从书包里偷拿出来传遍全班。我被无情孤立和流言中伤,使少女的我第一次感觉到孤单和受伤。对于一个敏感多疑的天蝎座,这无疑加重了她向内探索、向外封闭的速度。

从此,日记更成为无法替代的倾诉对象。这是日记事件之一,让我知道有些人的不可信任。

大二冬天,晚上去师大图书馆上晚自习,书包里有饭卡、日记、教材、讲义、作业。二楼阅览室门外楼梯间有柜子可以存包,只带了讲义、作业去复习,晚自习后去柜子里取书包——蓝色的皮公文包,目瞪口呆地发现它不翼而飞……当然包括饭卡和日记。对于文艺女青年,吃饭事小,日记兹事体大……接下来几天,贴过遗失告示,去校园僻静处荒草丛中也寻找过……怎奈黄鹤一去不复返,杳无踪迹。这是日记事件之二。丢失了半年的时间记忆,让我明白往昔的不可追……

近几年由于工作繁忙,还有抚养孩子,日记变成周记、月记,甚至半年写一两行。但无论如何,它从未曾在生活中真的消失。

尤其最近,新冠病毒全世界蔓延,处在这种大的历史事件中,虽然网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记叙和描写,但作为个体,自己的直观感受应该是最宝贵的,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不完美、不完善,但我希望用文字记录,留住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如是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