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项目2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

02项目2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

【知识目标】

(1)掌握涡轮发动机的分类和组成;

(2)掌握涡轮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涡轮发动机的构造。

【能力目标】

(1)能分辨涡轮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2)能简述涡轮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素质目标】

(1)具有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迎难而上的工作信念;

(2)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3)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学习导航】

本项目主要学习涡喷发动机的结构组成。

【问题导入】

从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升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所有飞机都使用航空活塞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军用和大型民用飞机上,燃气涡轮发动机逐步取代了航空活塞发动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与燃气涡轮发动机相比,小功率航空活塞发动机比较经济,在轻型低速飞机上仍得到较普遍应用。那么:

1.与航空活塞发动机相比,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优点在哪里?

2.涡喷、涡桨、涡扇、涡轴发动机的区别在哪里?

3.未来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发明帮助人类实现了航空飞行,但随着人类对高速飞行的追求,航空活塞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局限性凸显。具体而言,航空活塞发动机通过驱动螺旋桨产生推力,在飞行器高速飞行时,螺旋桨桨尖的空气被强烈压缩后形成一种强压力波——激波,会对螺旋桨带来极大的阻力,甚至可能造成螺旋桨折断,从而引起推进效率急剧下降,因此,采用航空活塞发动机与螺旋桨的飞行器无法实现超声速飞行。为了获得更高的飞行速度,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应运而生。

1937年,英国工程师Frank Whittle与德国工程师Hans von Ohain分别独立发明了涡喷发动机,开启了人类动力史的新篇章。涡喷发动机首先应用在有人驾驶飞机上,1951年,世界上第一款采用涡喷发动机的无人机“火蜂”诞生。在涡喷发动机的基础上,相继衍生出了多种燃气涡轮发动机:1945年,涡桨发动机问世,凭借其低油耗的优势,从问世至今在无人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著名的美国MQ-9“收割者”无人机、中国“翼龙-Ⅱ”无人机等;1950年,涡轴发动机研制成功,成为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主要动力装置,如美国的“火力侦察兵”无人机;1957年,美国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发明了第一台连续稳定工作的CJ805-23涡扇发动机,兼具低油耗和大推力的特点,在大型无人机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

上述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衍生于涡喷发动机,但输出动力的方式有所不同。涡喷发动机通过向后喷出高速气流产生推力;涡桨发动机在涡喷发动机的基础上加装螺旋桨,燃气膨胀后驱动涡轮,涡轮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推力;涡轴发动机在涡喷发动机的基础上加装旋翼,燃气膨胀后驱动涡轮,涡轮带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涡扇发动机通过向后喷出高速气流产生推力,与涡喷发动机不同的是,涡扇发动机的气流通道为两通道或三通道。

本项目首先详细介绍涡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发展历史,对于涡桨发动机、涡轴发动机和涡扇发动机,在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方面,重点介绍它们与涡喷发动机的区别,同时简要介绍各自的发展历史。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