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025年09月20日
2.4.1 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涡扇发动机结构示意如图2-28所示。其显著的特征是在压气机前布置了一级或几级直径较大的风扇,风扇实质上是直径较大的压气机。涡扇发动机一般采用双转子或三转子结构,低压涡轮通过低压转子轴驱动风扇。
图2-28 涡扇发动机结构示意
在涡扇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气流经过风扇后的流道分为两路,即内涵道和外涵道。内外涵气流可以分开排出,也可以混合后排出。混合排出时,外涵气流掺混入内涵气流中,与内涵气流一起混合排出;分开排出时,外涵气流仅经过风扇增压后从外涵道直接排出,内涵气流经过核心机,形成高温燃气后排出。按空气排出涡扇发动机的方式,涡扇发动机可分为混排式涡扇发动机与分排式涡扇发动机,如图2-29所示。
图2-29 涡扇发动机排气方式
(a)分开排气;(b)混合排气
涵道比是内外涵气流质量流量的比值,是影响涡扇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参数,通常将涵道比小于3的涡扇发动机称为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大于5的涡扇发动机称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一般来说,涡扇发动机的涵道比越大,其耗油率越低,但迎风面积越大,阻力越大,不适合高速飞行。因此,为追求大推力、低耗油率,同时兼顾高机动性与高飞行速度,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通常用于军用飞机、运输机、无人机等;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由于其推力大、油耗低,通常作为亚声速(Ma<1)民用客机、运输机、中/长航时无人机(飞行时间>10 h)的动力装置。
涵道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B为涵道比;Wout为流经外涵道的空气质量流量;Win为流经内涵道的空气质量流量。
图2-30所示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与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图2-30 不同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
(a)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b)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