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同时正确引导他们的行为

尊重孩子的同时正确引导他们的行为


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认知会呈现出排他性,即做事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进行,希望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并且也强烈要求父母尊重自己。

对此,家长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这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可以为其以后自主学习和独立做事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家长仍需谨慎对待,注意沟通,及时指出和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那么孩子的哪些行为需要家长加以注意呢?比如毫无节制地玩手机游戏、盲目追星、过分在意自己的穿戴、爱美等。当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就需要想办法干预他们的行为了。

当然,这里的干预不是强制打压,也不建议用打骂和羞辱的方式来警醒孩子,而是要以温和的方式对待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从心底知晓应该如何选择。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的邻居是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的吧!


邻居阿姨最近在小区里宣传其儿子教育孩子的“壮举”,众人纷纷侧目,细听之下,原来是这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竟然用父母的手机给某主播打赏了一笔钱。虽然金额不多,但深思之下,孩子的父母一致认为要加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孩子的父亲,也就是阿姨的儿子王某,平时很少管孩子,每天下班回到家,吃过晚饭后便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直到睡觉。他下定决心开始管教儿子后,意识到这孩子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比如:上课不认真,偷看课外书;玩游戏上瘾,经常偷偷和朋友打游戏;盲目追星,偷偷给主播打钱;爱美,喜欢穿贵的衣服……

王某意识到对儿子的管教已经刻不容缓,需立即提上日程。他分为以下几步来进行。

第一步,贯彻和落实“将欲治人,必先治己”的方法。在管教儿子前,他先纠正自己的坏习惯。回家后戒掉手机,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增加陪伴家人的时间,找机会和儿子交流,了解他内心的想法。

第二步,和儿子一起戒掉不好的行为,并且和儿子定下“君子协议”,互相监督。陪儿子写作业时,他也拿出书本学习,准备考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

第三步,学习之余安排积极且健康的放松活动,不再躺着看手机、玩游戏,而是到户外,看风景也好,做运动也罢,总之,和儿子一起,增加彼此的沟通机会。

第四步,给儿子分享向上的人生观。比如,告诉儿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可以使人进步的,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如果和朋友在一起时只玩手机游戏,最后两个人一起学习不好,这样的关系就是不好的。他还告诉儿子可以追星,有偶像,但要理性,要学习偶像的优点。

最后,和儿子一起长期坚持,定期反省。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的,但他一想到孩子的未来,就觉得眼前的一切艰难都不足挂齿了。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不好的行为习惯,那一定要及时干预,不可因工作忙而忽略孩子的成长。我们要在孩子行为的“水泥”尚未凝固前做好干预,细心引导,不给孩子和自己留下遗憾。

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要从低年级做起,从小给孩子传递正能量,让孩子对美、生活和梦想有初步的认识。提前做好准备,和孩子一起迎接接下来的每一个人生节点,哪怕叛逆期和青春期碰撞,我们也可以和孩子融洽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