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利用神奇的错题本去归纳和总结
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知识亦是如此。学生在学习和吸收书本知识的同时,也需要用大量的习题来检验所学的知识是否扎实。
无论成绩如何,学生总会做错题。不过做错题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对待这些错题。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下对学生而言较为神奇的“错题本”。
很多家长认为学生整理错题本很浪费时间,与其花时间整理,不如研究下怎样正确解答,掌握错题背后的知识点。但从长远来看,学习知识需要定期梳理、归纳和总结,而错题本可以提高孩子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让孩子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点,找到自己的薄弱板块,从而集中攻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看看这个小学生是如何对待错题本的。
小熙进入小学后,老师就让家长督促她整理错题本。小熙很听话,整理时很认真,做到字迹工整,一笔一画,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正确答案和涉及的知识点。每次考完试,她都第一时间将做错的题整理在错题本上,非常认真,学习状态也非常好。
可是整理错题本的效果却不明显,小熙做错的题依旧很多,有些还会重复做错。时间一长,她倍受打击,认为整理错题本没用,而且还浪费时间。
小熙决定不再整理错题。一个月后,老师检查错题本,发现她的本子是空的,于是将这件事告诉了家长。
小熙妈妈了解了情况后,找了一个周末带她出去玩儿。休息之余,妈妈和小熙聊天。提到错题本时,小熙说:“妈妈,我觉得错题本没有用,成绩一点儿都没提上去,而且写作业的时间也不够了。”
妈妈说:“错题本整理好后,你有定期复习,翻看上面的错题吗?”
小熙摇摇头说:“没有,我一学期整理出来的错题太多了,没有时间看。”
妈妈笑着说:“小熙,整理错题本并不只是将错题转移到一个本子上。我们要做到的是弄懂错题的知识点,学会正确解题,然后举一反三,真正掌握它。错题整理好后要定期研究,找到错误的规律,再进行归纳。就是将同类的错误找到,放在一起学习,总结出你做错题的原因,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下次遇到同类的题时才能做对。”
小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我只是将做错的题放在一起,没想那么多。”
妈妈又说:“小熙,这只是我对错题本的看法。你可以自己琢磨一下,或者和班里成绩好的同学探讨一下,吸取经验,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整理错题。”
小熙点点头:“好的,我去问问晓意,老师还夸过她错题本整理得好。”
错题本的作用很神奇:如果利用得当,它就会变成一本学习秘籍,指引孩子攻下学习道路上的一个个关卡;如果利用不得当,就会像上文中的小熙那样做无用功。
小学时期的孩子还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很多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来引导。那么,家长在引导孩子整理错题本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要让孩子知道整理错题本并不是家长刁难或惩罚他。要让孩子真正理解整理错题本的意义,少一些命令和要求,多一些引导和建议,让孩子从被动整理转变成主动思考,优化自己的错题本。
(2)整理错题本只是表面行为,家长要引导孩子吃透错题背后的知识点。回归书本掌握知识,再延伸到错题本身,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3)要告诉孩子错题本整理好后不可束之高阁,而要合理利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删减和增加错题,定期梳理。比如,已经理解透彻的题可以移除,尚未理解透彻或依旧不会的题还需要着重对待,重新整理。利用得当的错题本应该是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良性循环的。
(4)每个孩子记录错题的习惯不一样,家长可以给孩子建议,但不能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整理。要让孩子自己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错题整理方法。记住,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而最适合的才会让孩子把错题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5)让孩子尽量把字写工整,题目、错误做法和正确的答题思路必不可少。另外,还可以标明蕴含的知识点、延伸知识点和其他解题方法,以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
整理错题本的过程也是孩子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能引导孩子正确对待错误,端正学习态度。当孩子看到考试卷上的红色“×”,第一反应由“唉,又做错了”转变成“哦,有一个知识点没掌握。没关系,再学一遍就好”时,错题本的神奇就体现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