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

第八章 小升初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这一时期的孩子学习压力加大,步入青春期后,情绪波动会更大。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规划小升初的复习,高效学习,提高学习竞争力。


家长在关注学校的同时要注意稳定心态


孩子进入小学六年级后,小升初的紧张感会顿时弥漫在学校和每一个家庭中。在学校,老师会拉紧孩子心中学习的那根弦,一则是让孩子更好地应对小升初考试,二则是让孩子提前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在家里,家长开始紧锣密鼓地将择校任务提上日程,查阅各个学校的资料。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很多家长容易出现心态上的问题。比如,对孩子的分数越来越敏感,担心孩子考不出好成绩、上不了理想中的学校,而这种紧张感和压力势必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尤其六年级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早期,他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思考和做事都很自我,凡事都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希望有自主选择权。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比如会情绪波动,甚至失控,心态不平和,容易崩溃,以致影响学习。

如果你的孩子也正处在这个阶段,那么最恰当的做法是什么呢?


1.关注学校的同时也要稳定自己的心态

无论小升初的政策如何变化,我们要明确一点,孩子自身的学习力才是最重要的竞争力。名校可以是锦上添花,但不要过分执着。


2.在张罗孩子小升初事宜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态度

心态会表现在态度、表情和语气等方面,因此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也需要管控好自己的各种情绪,不要影响孩子学习。


3.告诉孩子爸爸和妈妈永远是他们的后盾

这一年要多给孩子陪伴,帮孩子建立自信,多鼓励,少批评。

家长的心态决定孩子的学习能力。我们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心,并且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学习,勇敢地展翅飞翔,我们正与他们同行。


孩子的学习力才是第一竞争力


或许从孕育生命的那一刻起,就有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又能给他们留下什么?我们能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想要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因此,我们希望给予孩子更多,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

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呢?

冰心曾经说过:“孩子要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一朵在大自然中自由绽放的野花,经历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后,她的生命力会更顽强,更有韧劲儿。而我们给孩子提供的家庭教育也应该如此,要提供机会让他们自然生长,掌握适应生活和学习的必要能力。

小学六年的教育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它至关重要,也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阶段。而小学六年级是承接更高年级的转折期,在这个重要的人生节点,我们更要明确一点:孩子的学习力才是可以陪伴他们一生的重要能力。孩子学习力越强,其竞争力就会越强。

孩子升入小学六年级后,我们要抓住机会引导孩子提升自身的学习力,为升入初中以及更高年级做准备。那么,学习力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1.学习知识的能力

家长还是要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让孩子养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在六年级开始时就可以鼓励孩子确立一个学习目标,细分到各个学科,都要努力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考多少分数。再针对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家长在关注初中院校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的学习,帮助他们平稳地度过小学的最后一年。


2.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会尽快适应变化的环境也是孩子需要掌握的能力。变化是伴随人们一生的,他们终其一生都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从此刻看,他们要适应小学六年级的“冲刺年”,要改变从前的学习节奏,加快学习和复习速度。接下来就是需要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些孩子还会成为住宿生,他们要包揽生活的一切,自己照顾自己。再往长远看,他们会进入大学,参加工作,而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就能让他们过得更加幸福、快乐。


3.接纳自己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就从接纳自己的不足开始。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人,只有不完美才是真的完美。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尽早培养孩子接纳自己的一切,包括感知自己的所有情绪,无论悲伤、害怕、恐惧、嫉妒,都要切实地感知,然后接纳它们,并知道如何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恢复平和的心态。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承认它存在。做错了不要紧,及时改正就好啦!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向内塑造自己的内心,向外练就自己的勇气。


4.承受挫折的能力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这一生不会遇到挫折,也不会经历失败,顺顺利利、和和美美地过完这一生。但现实却不会这样,挫折和坎坷必然会出现,会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因此,我们不要过分地保护他们,要给他们磨炼的机会。当考试失败、和同学发生争执或者被欺负等情况发生时,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应对。我们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走出失败。


5.人际交往的能力

我们要教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告诉他们任何一段良好的关系都应是促使双方进步的。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孩子增强学习力就是让他掌握一项技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渔”,是方法。学习力是一种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能力,它不仅代表学习课本知识,考出好成绩,还包括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学习。我想,孩子的学习力就是我们教给他们的最好的教育,是他们的宝藏,更是他们自然生长的肥料。

现在,就开启孩子学习力的启动模式吧!让他们提升各个方面的学习力,增强竞争力!


考前焦虑需及时调整


面临升学考试,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孩子会出现考前焦虑症状。他们大多表现为睡眠质量不好、考前失眠、食欲不振、上课走神儿、复习知识记不住,大脑一片空白。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就要想办法干预了,要引导他们从考前焦虑中走出来。

有些家长很不理解:“一个小学生能有什么压力呢?”“那些焦虑是不是他们为了不想学习装的啊?”切记!我们万不可如此揣测孩子。孩子出现焦虑症状是他们向外界发出的预警信号,家长在接收到信号后应予以重视。

一般来说,孩子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孩子考试成绩高,考上好学校,孩子感到很吃力,担心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另一方面来自孩子自身。他们抗压性差,心理承受力不强,再加上自身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就更加害怕考试。


小樱在面临小升初考试时就出现了考前焦虑的症状,她在平时考试前就有些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在走近考场时会心跳加快,甚至拿到考试卷子时双手都在发抖,直到做题30分钟后才好一些。小升初考试很重要,所以她更加紧张,在做考前复习时,她大脑一片空白,合上书本时,她发现以前学的知识一点儿都想不起来。于是她崩溃了,回到家后,她躲在卧室里面哭了起来。

妈妈安抚好小樱的情绪后,和她深入沟通了一下,然后从老师和同学那了解她近期在学校的状态。她这才知道原来小樱一直都害怕考试。因此她决定认真对待,努力开导她的心情,缓解她考试紧张的心理。

她想起从前对女儿说的话,她希望女儿各科成绩都在95分以上,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学。她以为这些期许都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没想到她的压力那么大。于是,她转变了教育方式,不再过分看重分数,而是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考试,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告诉她考试很寻常,考不好也没关系。考试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哪里没学好,再继续努力就好了。

在妈妈的疏导下,小樱的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


如果孩子出现了考前焦虑情况,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缓解孩子的情绪,了解真实情况。语气要温柔,切不可强势,也不能忽视。

(2)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给孩子不合实际的期许,那对孩子来说是压力。

(3)鼓励孩子按照自己正常的复习习惯学习,查缺补漏。

(4)帮孩子找到缓解考试紧张的小方法。

比如,考试前,可以带孩子提前去考场看一看,熟悉考场的环境。

考试时,如果感到紧张,可以让孩子试试深呼吸法:深吸一口气,再长长地呼出去,反复3~5次。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借助心理暗示法,对自己说:“放轻松,我可以的!别紧张,这只是普通考试。”让孩子自己给自己鼓励。

孩子在考试前有适度的焦虑感也很正常,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担心,也别纠结考试结果。另外,还要告诉他们,如果有心情不好、过度紧张、压抑想哭等状况时,不要自己一个人承受,要将自己的困难和感觉说出来,爸爸和妈妈会和他们一起解决。


孩子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


似乎从孩子出生开始,“考试”这个词就时常出现。无论是生长发育情况的“体检考试”,还是上学后的各种测验考试,抑或是将来进入职场后的绩效考核,考试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果说考试是人生当中各个节点必须要“吞掉的那只青蛙”,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孩子正面回应,一口吞掉它。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都知道要让孩子高效学习,找到学习的技巧。考试的过程也很重要,同样需要技巧,就是我们所说的应试技巧。

很多孩子平常学习表现很好,一到考试就发挥不出正常水平;而有的孩子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却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考试黑马”。在掌握知识差不多的情况下,有一定应试技巧的孩子在考场中会发挥得更好。

那么,什么是应试技巧呢?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考生的心理素质,不紧张、从容面对、过强的心理素质容易让考生超水平发挥;另一方面是应对考试的方法。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看孩子在考试中应该注意的四个应试

技巧。


1.注意考试中的细节

试卷发下来后先不要着急答题,要先写名字等相关信息,再大致浏览试卷,查看有无漏印、少页、字迹不清等情况;答题时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答完题后要仔细检查,不要急于交卷。


2.在做题过程中稳住心态,先易后难

做题时不要只求快,还要保证质量。不要因为题型简单而忽略题目,审题很重要,一定要认真读题。做题要按照顺序来,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钻牛角尖,也别心慌,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题,将难题画个问号,等全做完再回过头来解决这道难题。


3.大题解答有技巧

语文解答题或阅读理解要有条理,可以用序号标明,千万不要漏答;数学大题要注意步骤分,不要省略步骤,解题思路要明确;英语作文要注意字数要求,要仔细审题,不要跑题,英文单词不要有拼写错误。


4.让孩子最大限度地拿高分

基础题要保证不丢分,中档题要少丢分,拔高题要尽量多拿分。平时注意查缺补漏,夯实基础知识。考试时先做基础题和中档题,拔高题一般在试卷最后,这与“先易后难”一致。做拔高题时,如果实在不知怎么解答,可以让孩子将想到的解题步骤写下来,得个步骤分也强过空白。

或许有的孩子会问:“掌握了应试技巧,我就一定可以拿高分了吗?”

答案是不一定。应试技巧相当于锦上添花,它得益于基础知识,孩子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越扎实,应试技巧就能发挥得越好。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要想考出好成绩,就得安心学习,将所学的知识按照科目有计划地复习,规划好学习的每一步,那才是正解。

慢慢人生路,每一步都需要规划好。这里的规划并不是要让孩子像“工具人”一样走固定的路,做既定的事,而是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心中有指路的明灯,知道什么时间该做好什么事;知道处于低谷或经历挫折时该如何面对,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心情;接纳自己的一切,包括不完美的地方。

规划,不只是规划,而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学习的境界。

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找到当下努力的方向,规划好人生中的每一步,拥有一个锦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