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习的“黄金时间”
什么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呢?
我们通常把课堂上的45分钟时间称为学习的“黄金时间”。任何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技巧。如果孩子能够珍惜和利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
实际上,老师教学与孩子学习是需要相互成全的。一方面,老师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趣味教学或其他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孩子需要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配合老师,和老师互动,学习和吸收知识。二者需相辅相成,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即老师教学有成果,学生听课有效果。
小安最近在检查女儿的作业时发现她在“编造”运算法则。三年级考查四则运算法则,她只记住了同一级别的运算要从左往右,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但是没有记住带括号的运算法则。她按照自己的想法从左往右算,先算了括号外的加减。比如这一道题:6+3×(9-2)=?正确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即9-2=7,再算3×7=21,最后算6+21=27。而她是先算6+3=9,再用9乘括号里的结果7,最后得出结果是63。看到女儿的数学题错得如此离谱,她问:“苒苒,你这些题做的都不对,为什么你的解题思路跟课本上教的运算法则不一致呢?老师上课讲到这个知识点了吗?”
苒苒翻开书看了看,说:“妈妈,我上课的时候溜号了,我以为老师讲的内容以前讲过了,就没太在意,等我想听时,老师已经讲完了。不过请您放心,我自己学也可以,我现在马上看书。”
见女儿如此笃定,小安没再说什么,她点点头,让女儿自己去学。一个小时后,她再过来检查数学作业,检查完后说:“这次做对了,你弄明白这个类型的题应该怎么做了吗?”
苒苒点点头说:“弄懂了。”
小安看了一眼手表,说:“虽然你最后完成了今天的作业,但是比平时多用了一个多小时,而以前的这个时间你都在读课外书,准备休息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苒苒想了想,说:“是因为我上课没有好好听课吗?”
小安点点头,说:“苒苒,你一直以来学习东西都很快,既聪明,理解能力又强,老师常常夸你。你是不是认为上课不听讲,也可以用课后的时间弥补一下呢?从今天的四则运算法则来看,你的确可以这样自信。但是老师课上45分钟讲的内容跟你自学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她会用独特的方式帮你理解,会让你记忆更深刻。课堂时间不珍惜,课后你需要花三倍的时间去弥补,这完全不划算呀,对吗?”
苒苒点点头,赞同妈妈的观点:“妈妈,您说得对。现在我可以自学,但以后学的东西多了、难了,我未必能学会,还是要仔细听老师讲。”
小安说:“嗯,我们要珍惜老师上课的时间,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大脑要思考,还要动手记笔记,这些缺一不可啊!”
苒苒接着说:“妈妈,我一定按照您说的去做,认真听讲。”
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有些孩子变得跟案例中的苒苒一样,上课不专心听讲、打瞌睡,甚至聊天、看课外书,并没有意识到上课有多么重要。对于这一部分孩子,家长一定要采取措施让他们懂得黄金时间的重要性。
既然课堂时间如此宝贵,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让孩子高效地利用黄金时间呢?具体而言,家长应让孩子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坚持健康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以避免在课堂上打瞌睡。
(2)做好课前预习,提前准备,课上的听课效果会更好。
(3)课堂上紧跟老师的讲课步骤,积极和老师互动,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4)课堂笔记要记好。
另外,家长要告诉孩子:在课堂上,应以听课为主,以记课堂笔记为辅;不要因为记笔记而错过老师讲课的时间;如果记不全,可以下课再整理和修补;课堂笔记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增减,笔记内容可以包括重点、难点、重要案例及拓展知识等;字迹要工整,方便翻阅。
课上一分钟胜过课后一小时。家长要引导孩子认真对待课堂上的时间,珍惜学习的黄金时间,进而达到高效学习,加深记忆的目的。现在,就让孩子们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