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罗家坪大山

巍巍罗家坪大山

杨凤金

在祖国西南边陲,有一座巍巍的英雄山叫罗家坪大山,这里蜿蜒起伏,连绵千里。一道道天然屏障,俊秀挺拔,巍峨苍茫,犹如万里长城,守护着祖国的安宁。

沿着这曲曲折折的山道,我们先是到191号界碑卡点,几个苗族村民正在为新的一天守卡忙碌着,一个在拿出体温枪准备为我们做例行检查,一个赶忙拿出登记表让我们进行登记。向他们简单介绍了我们来的目的后,他们高兴地说,欢迎大家的到来。听说我们要采访,几个守卡人都羞涩地往后躲了躲,说: “我们做得都太平常了,没有值得宣传的。”陪我们同去的镇里的小姑娘马贤说,大家都很辛苦,她前几天还刚刚去196号界碑走了一次,不幸崴了脚,刚动手术回来。我才发现这个才参加工作两年多的小姑娘走路一拐一拐的。我用苗语和他们打了声招呼,一个40多岁的苗族大妈才笑着说,原来你也是我们苗家人嘛,然后说,我们守界碑守边疆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这些都是作为边疆人民应该做的。

话匣子打开后,他们开始讲起一些守边疆的事……

收复罗家坪大山总攻命令发出的前夜,住在罗家坪村熊光泽家的所有参战士兵,都将身上仅有的现金、手表、相片等值得纪念的物品,写上名字和家庭详细地址,交给熊光泽的父母,并嘱托,如果他们在战场上牺牲了,就请将物品按照他们提供的地址,转交给他们的亲人!那个场面气氛十分沉重。总攻命令下达时,住在他们家的那个班,出发时有整整齐齐的10个战士。第二天战斗结束,只有6个战士回来。当6个回来的战士在他们家大门口整队,向他们一家人致军礼时,他们一家与战士们抱头痛哭。熊光泽的父母和参战部队事务长一道,把所有牺牲的指战员留下的物品,按地址一一寄给了他们的亲人。

… … ……

在收复罗家坪大山守备防御期间,参战守备官兵以山为家,长期坚守,艰苦创业,边战边建,建成能打、能藏、能机动、能生活的“四能”坚固防御阵地,被原成都军区授予“模范阵地”荣誉称号。在这场战役中,罗家坪村是支前参战民兵最多、人员伤亡最多的村寨之一,参战后伤残30多人,现在健在的还有11人,其中有6人只有一只脚。罗家坪村的民兵连,也被中央军委授予“钢铁民兵连”的荣誉称号。

现如今,疫情在全球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打响,我们边疆人民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样用不屈的身躯在边境线上铸起一道坚强的防线!看到他们坚毅的目光,我知道当年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还在继续!

我们正采访的时候,我发现两个妇女不怎么说话,一问才知道她们都是从越南嫁过来的媳妇。问了几句她们只是笑笑,旁边的人告诉我她们还不怎么会讲中国话,说苗语可以。于是我用苗语问了她们守卡的心情,那边有她们的亲朋好友、兄弟姐妹,她们会不会担心那边的情况?如果遇到越南过来的亲人她们会不会放进来?她们看着我坚决地说: “当然会担心那些还在越南的亲朋好友、父母姐妹,但是,今天我们已经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我们必须得保证中国人民的安全!虽然现在过不去看望他们,但希望疫情过后,大家一切都会平安!”

告别了他们,我们继续往山上走,到了山顶,这里由部队守护,几个才十几二十岁的小兵,问了我们来的情况后,把我们引入当年的战场遗址。首先跃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主峰碑,主峰碑主体高8米,寓意1980年在罗家坪大山发起了拔点作战,一举收复了罗家坪主峰;底座至碑峰顶端8.7米,寓意1987年曾在罗家坪主峰上,由云南边防某部根据1999年中越两国签订的《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和2009年《中越陆地边界议定书》来立的碑峰,罗家坪阵地上的骑线工事于2006年全部平毁,原“主峰碑”现已移存到马关县文物管理局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重新修建的主峰碑,伫立在石碑面前,正面刻有“羅家坪大山主峰”七个大字,碑文字体为原主峰碑字体, “主峰碑”顶端看似三个小山峰,寓意罗家坪主峰上的一二三号阵地,峰碑底座刻有“罗家坪大山简介”,碑文内容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后期建设的内容。新的主峰碑背面仍然按照原来的主峰碑,刻有“祖国卫士”四个大字,这是原成都军区司令员(后晋升为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将军于1985年4月视察罗家坪主峰阵地时所留的题词,峰碑底座上刻有歌曲《月亮之歌》。

这里海拔2002米,常年云雾缭绕,树木参天,鸟鸣啾啾,枫叶飒飒,林涛碧海,极目远眺,美如仙境。因为涉及其他原因,我们没能采访到在这里守卫的士兵,但是,从他们鲜艳的迷彩服上,我看到了他们坚定的信心。这里,不仅见证了上世纪末,中华大地经历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还演绎了多少壮士现代版的“精忠报国” “人在阵地在,人亡英魂守”的壮举!而今,全球疫情蔓延的时刻,也演绎着“我将无我” “固守边疆,不让一个带有危险的人员入境”的现代传奇!站在山顶俯视,每一寸土壤里,都似乎镶嵌着一种红,诉说着一个壮丽的故事,蕴藏着一方不屈的精神!

罗家坪大山,是座英雄的大山、红色的大山、神圣的大山啊!

从杨天武、阎江生、吴宗臣、杨光元等革命烈士身上,从何平、尹国亮、熊天才、杨光礼、熊光泽等英雄模范身上,没有谁不是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展现了“爱国奉献、爱好和平、团结友爱、舍身为民、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无论是从英雄的解放军战士、边疆普通农民的身上,还是从深深印刻在阵地上那“以阵地为家,以艰苦为荣” “镇守雄关,卫我河山” “人在阵地在,人亡英魂守”的对联、标语,无不证明他们始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诺言。像年近古稀,依然坚守在边境线上,守护着祖国边境及他热爱的村庄的老人陶光华;像丈夫牺牲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前线支前参战的陶开秀;像被授予民兵英雄荣誉称号的民兵营副教导员熊天才;像排除了一百多颗雷荣立了三等功的杨光元;像一家三代人薪火相传守疆固边的熊光泽……他们,用无私的坚守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

曾经的战争遗迹,现在的文化陈列室!还有,这些一直固守祖国边疆的罗家坪人!

罗家坪村,这个英雄的罗家坪大山脚下的苗族村寨,这个被授予“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 “省级文明村” “平安村寨”等多项殊荣的村子,今天,它显得那么安宁、和平、整洁,它独特的芦笙寨门、整洁的村内道路、淳朴的乡风文明,让你感受到祖国安宁、人民幸福安康的温暖!单单是村里那些“千里边疆党旗红,民族团结固边陲”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饮水思源感党恩,守土固边当先锋”的标语,就无不感动你热泪盈眶!

还有村里那些由老兵服务合作社牵头打造的生态农家乐,以及村民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把自己家园建设得一派生机勃勃的精神,也同样,让你感动。

原文发表于《含笑花》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