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简介
张兴儒,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兼眼科主任,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院长兼副书记, 上海市普陀区领军人才,带领该院眼科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在白内障、青光眼、眼视光学、眼表泪液学疾病等方面具有诊治特色,手术精湛,个人累计完成白内障手术14 000余例。创立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担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等6部杂志编委。发表学术论文116篇,其中SCI收录24篇,获全国眼科大会优秀论文奖4次。主编《结膜松弛症》等学术著作12部。获国家专利7项,上海市科技成果5项,上海医学科技奖4项,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2项,省市级科技奖2项。带领科室成员一起研究结膜松弛症,发表结膜松弛症论文85篇,其中SCI收录12篇。“结膜松弛症临床诊疗法”获得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是我国第一个从事“结膜松弛症”研究的眼科专家,被我国眼科界誉为该病领域的开拓者。
作为“慈善光明行”纯民间公益项目创始人,坚持10年到西部老少边远贫困山区开展白内障复明免费手术。曾获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医德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首批五星级志愿者,感动上海十大年度人物,上海市十佳医生。
项敏泓,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助理,上海市普陀区青年英才,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315”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及眼表疾病学组委员,《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审稿人。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5年,在眼表泪液学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眼视光学等方面具有诊治特色,刻苦钻研医疗业务,手术精巧,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精心诊治每一例病例,屡次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多次受到普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计委)表彰,获得医院的“十佳医生”提名奖、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临床青年能手奖”提名、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
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开展上海市卫计委项目、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预算内项目等局级以上课题4项,院级课题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市局级以上课题9项。发表学术论文43篇,其中SCI收录6篇。获国家专利4项,上海医学科技奖4项,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2项,上海市科技成果6项,其中3项鉴定意见为国际先进。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课题--《杞精明目汤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鉴定意见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副主编《名医谈结膜松弛症》,参编《结膜松弛症手术治疗》(DVD)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