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组织解剖与生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全身疾病的观察窗口,是人体器官中的视觉器官。
眼由眼球(eye ball)、视路(visual pathway)和眼附属器(ocular adnexal)三部分组成。即眼球相当于照相机,视路相当于照相机电源,眼附属器相当于照相机外套。三者互为依存。眼球和视路完成视觉功能,眼附属器则有保护、运动等辅助作用。也就是说,眼球(照相机)与视路(电源)两者缺一不可;而没有眼附属器(照相机套)的保护,眼球(照相机)寿命将大打折扣。
眼球近球形,其前后径为24 mm,垂直径为23 mm,水平径为23.5 mm,位于眼眶内。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两部分组成。眼球壁包括三层膜:外为纤维膜(fibrous tunic)、中为色素膜(tunica pigmentosa)、内为视网膜(retina)。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纤维汇集形成视神经,通向颅内。眼内容物,即眼球内包含的物质,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如再加上角膜(cornea),就构成眼的屈光系统。
眼附属器包括眼睑(eye lids)、结膜(conjunctiva)、泪器(lacrimal apparatus)、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和眼眶(orbit)。
眼睑是眼球的“守护门卫”,是疾病的“烽火台”。了解眼睑,了解疾病特点,可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
一、 眼睑的解剖
眼睑是位于眼眶前部的帘状组织,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和下睑,其游离缘称睑缘(palpebral margin)。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睑裂(palpebral fissure),其内外联结处分别称内眦和外眦。上方以眉为界,下方以下眶缘为界。若眼眶是眼球的“城墙”,那么眼睑就是眼球的“城门”,是“守护门卫”。上睑较下睑宽大,从眉弓至上睑缘为20 mm左右,下睑为下眶缘至下睑缘,为10 mm左右。
睑褶在胚胎第4~5周时,由胚眼的表层外胚叶发育形成,是眼睑和结膜的雏形。然后由睑褶的外层发育形成眼睑皮肤,而睑褶内层发育形成睑结膜,并与球结膜和角膜上皮相连续。睑板和肌肉由睑皮肤与结膜之间的中胚叶发育形成。上、下睑缘在胚胎第3个月彼此相向生长,至第6个月,上、下睑缘由鼻侧开始完全分开。胚胎第9周,睑缘部发育毛囊,然后出现睫毛。胚胎第3~6个月期间,睑板腺、泪腺均由体表外胚叶发育形成。
在胚胎第4~5周至第6个月前,若睑褶形成或其后的发育受到内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则可产生无睑畸形或小眼睑等。
眼睑归类于眼的附属器,它与眼眶、泪器、眼外肌、结膜同属于眼附属器。眼睑与眼眶共同起保护眼球的作用。
不同的专家有不同分法,将眼睑从外向内分5层或6层。
惠延年教授将其分为5层:① 皮肤层(表皮、真皮);② 皮下组织层(疏松结缔组织和少量脂肪);③ 肌层(眼轮匝肌、提睑上肌);④ 睑板层;⑤ 结膜层。
李凤鸣、葛坚教授将其分为6层:① 皮肤;②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③ 肌层;④ 肌下结缔组织;⑤ 纤维层;⑥ 睑结膜。
二、 眼睑的肌肉
眼睑的肌肉主要由三种肌肉组成: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和Müller肌。
1. 眼轮匝肌·属于横纹肌、面部表情肌,由面神经支配(上部由颞支,下部由颧支),司闭合。分四部分。
(1) 睑部(睑板前肌,眶隔前肌):不随意肌,司轻度闭合(睡眠时闭睑、短促的瞬目、防御反射性的闭睑)。
(2) 眶部:随意肌,司紧闭。
(3) 泪囊部(Horner肌):收缩时将泪液挤入鼻腔,松弛时将结膜囊内泪液吸入泪道。相当于“泪液泵”。
(4) Riolan肌:睑缘部分,在鼻侧与Horner肌相连。收缩时使腺体分泌物排出于睑缘。
2. 提睑上肌·也属于横纹肌,又分前(腱膜)、中(平滑肌)、后(腱膜)三部分。由动眼神经支配,司提起上睑,开启睑裂。
3. Müller肌·属于平滑肌纤维。上睑附着于睑板上缘,下睑附着于睑板下缘(起于下直肌),由交感神经支配,司开大睑裂。
三、 眼睑的神经
眼睑的感觉由第Ⅴ对脑神经支配(三叉神经第一支和第二支),分别司上睑和下睑的感觉。
眼睑由三种神经支配,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
1. 运动神经·① 面神经的分支(颞支和颧支)支配眼轮匝肌,司眼睑闭合。② 动眼神经的分支(上支)支配提上睑肌,司上睑的提升。
2. 感觉神经·① 眼神经:由此支发出的泪腺神经,司外眦附近感觉;眶上神经为上睑的主要感觉神经。滑车上、下神经支配内眦部上下睑。② 上颌神经(三叉神经的第二支):由此支发出的眶下神经,是主要的下睑感觉神经。
3. 交感神经·来自颈交感神经的分支,主要支配Müller肌,并分布于血管及皮肤腺体。
图3-1 眼睑的腺体
四、 眼睑的腺体
眼睑内主要含有7种腺体,如图3-1所示。
1. 睑板腺·全身最大的皮脂腺是睑板腺(麦本腺,Meibomian腺,gland of Meibomian),与睑缘垂直排列,各腺都单独开口于眼睑缘。
埋藏于上下睑板之中,开口于睑缘后唇,分泌类脂质,参与构成泪膜成分,脂质成分可防止泪液过度蒸发,即保持眼球湿润的“加油站”之一。
2. 皮脂腺·皮脂腺(蔡司腺,Zeis腺,gland of Zeis)是开口于睫毛的小皮脂腺,罕见的皮脂腺癌(sebaceous carcinoma),常由眼睑麦氏(Meibomian)腺和蔡司(Zeis)腺发生,75%发生于上眼睑。
3. 变态汗腺·变态汗腺(莫尔腺,Moll腺,gland of Moll)是睑缘处腺腔较大的汗腺。
4. 皮肤汗腺·又称皮下汗腺,参与排泄、蒸发体内水分。
5. Wolfring腺·又称吴尔弗林腺(Wolfring腺,gland of Wolfring),是副泪腺之一。
6. Ciaccio腺·又称恰乔腺(gland of Ciaccio),是副泪腺之一,属于外分泌腺。
副泪腺(Wolfring腺和Ciaccio腺)位于睑板上缘,睑板腺末端,开口于穹窿部结膜。
7. Krause腺·又称克劳泽腺(gland of Krause),是副泪腺之一。Krause腺位于上穹窿部及下穹窿部结膜固有层的深部,开口于穹窿部结膜。
8. 睑结膜腺·又称汉勒腺(Henle腺,gland of Henle),是副泪腺之一。Henle腺位于睑结膜内,主要分布于睑结膜上缘,实为结膜皱褶,上覆上皮。睑板腺分泌的物质参与了泪膜组成部分,即表面的脂质层的构成。
9. 杯状细胞·单细胞黏液腺。
五、 眼睑的血液回流特点
1. 浅部和深部动脉血管丛·是供应眼睑血液的主力。睑缘动脉弓和睑板上缘处的周围动脉弓(较小)均由颈外动脉的面动脉支与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分支两支动脉组成。
2. 眼睑静脉血回流途径·眼睑静脉回流系统是不规则的弓形回流系统。浅部(睑板前)回流到颈内和颈外静脉,深部汇入海绵窦。
3. 睑部静脉没有静脉瓣·所以眼睑局部化脓性炎症容易蔓延至海绵窦,导致严重的后果,如眶蜂窝织炎。
六、 眼睑的淋巴管
可分为内(深)、外(浅)两组引流系统。下睑内侧2/3和上睑内侧1/3由内侧淋巴组引流汇入颌下淋巴结;上下睑的共同部分则分深浅两组,分别由外侧淋巴组引流汇入耳前淋巴结和腮腺淋巴结。
七、 眼睑的皮肤
全身皮肤最薄的部位。
有5条眼睑皱襞(皮沟、皮皱襞):眶睑沟、上睑皱襞、下睑皱襞、鼻颧皱襞、颧骨皱襞,如图3-2~图3-5所示。颧骨皱襞随着年龄增大而显著。后4条眼睑皱襞为手术时重要解剖部位的标志。
1. 眶睑沟·又称睑沟、睑眶沟,位于眶上缘下方。不同年龄和人种,其明显度不一致。上眼眶骨缘凸显者明显,如老年人、白种人。
2. 上睑皱襞·又称上睑沟,俗称重睑。上睑皱襞是区别双重睑(双眼皮)与单重睑(单眼皮)的显著标志。若上睑皱襞明显可见,则称为双重睑(双眼皮);若上睑皱襞不明显可见,则称为单重睑(单眼皮)。该皱襞线最高处位于中央偏内,高度因人而异,国人上睑皱襞高度通常4~5 mm,低者2~3 mm,高者7~8 mm。提上睑肌肌腱纤维附着于皱襞以下的眼睑皮肤,开睑时这部分的皮肤与睑板受到牵拉而向上方提举,皱襞以上有皮肤悬于其前,互成折叠,出现重睑。
图3-2 36岁女性眼睑皱襞
图3-3 53岁女性眼睑皱襞
图3-4 73岁女性眼睑皱襞
图3-5 83岁女性眼睑皱襞
3. 下睑皱襞·相当于下睑板的下缘,在下睑缘之下3~4 mm,一般不如上睑皱襞明显。
4. 鼻颧皱襞·又称鼻翼沟,相当于眼轮匝肌与上唇四头肌之交界处,为颜面动静脉进入内眦-眦角动静脉行径的标志。
5. 颧骨皱襞·又称颧沟,为眶下缘之部位,年老者较明显,如图3-4~图3-5所示。
八、 眼睑的功能
眼睑是眼球暴露部分的保护结构,其功能包括:
1. 保护眼球·① 屏障作用:睡眠时闭眼,减少外界对神经系统的刺激,防止泪液蒸发。② 瞬目反射:保护敏感的眼组织,任何有害于眼的刺激立即引起眼睑闭合。③ 稳定泪膜:分泌脂质体,构成泪膜的表层。④ 闭眼运动:分布泪液,使之形成均匀一致的泪膜,覆盖于角膜和结膜表面。
2. 外貌美容象征·眼睑大小宽窄、重睑与否、睫毛长短弯曲等都是评价美貌指标之一。
3. 病情告示窗·睑水肿、睑下垂、“熊猫眼”、睑内翻、睑外翻、睑肿瘤等。
正常人双眼平视时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下2 mm以内,下睑缘位于角膜下缘。睑结膜与睑皮肤相交接之处(移行带、交界处)呈灰白色线条,称为睑缘灰线(或缘间线)。灰线是区分前、后睑缘的手术标志线。
睑缘以灰线为界,分为钝圆的前唇(前缘)与直角的后唇(后缘)。睑缘宽约2 mm,表面光滑,结构致密。睑缘前唇前至眼睑皮肤为界,后至灰线为界;睑缘后唇前到灰线为界,后至睑结膜为界。
图3-6 结膜松弛症 Ⅲ级
睑裂就是上睑缘与下睑缘之间的裂隙宽度,内外眦之间距离为睑裂长度。睑裂宽度随着眼睑闭合而变化,也可由于病变而比正常开大与缩小。如Grave眼病患者睑裂可以增大;眼睑、眼眶炎症患者睑裂可以缩小,睑裂长度除外伤、手术以外,一般无变化。平视时,睑裂宽度为7~10 mm,平均8 mm;长度为26~30 mm,平均28 mm。
图3-7 糖尿病性上睑下垂
九、 眼睑的临床意义
1. 眼睑与睑缘位置变异·如图3-6所示,下睑缘肌张力增高,皮肤张力减弱,结膜弹力下降,导致结膜松弛,泪液外溢,也就是河床高起,河水容易外溢。
糖尿病性上睑下垂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上睑下垂,均使睑裂缩小或消失。如图3-7所示。
非霍奇金淋巴瘤、睑皮肤松弛造成假性上睑下垂,严重者可影响视力。如图3-8~图3-10所示。
颜面部遭受化学伤后遗症的眼睑外翻、先天性或后天性各种原因所致的眼睑缺损,或Graves眼病等导致睑裂增大、眼睑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严重者可致角膜穿孔。另外,眼睑内翻、倒睫等都会改变面貌。如图3-11所示。
图3-8 双眼无痛性眼睑红肿,(鼻腔)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T细胞性)
图3-9 睑皮样瘤伴感染,老年性上睑松弛,睑裂狭小
图3-10 义眼所致眼睑塌陷,老年性上睑松弛,睑裂狭小
图3-11 化学性眼睑外翻
2. 肌层病变·睑部眼轮匝肌瞬目减少或消失、睑闭合不全、防御反射消失,见于干眼、兔眼。
● 眶部眼轮匝肌→不能紧闭眼睑→兔眼。
●
泪囊部眼轮匝肌(Horner肌)→泪溢。
●
Riolan肌→干眼症。
●
提睑上肌→上睑下垂。
● Müller肌→不能瞪眼,表情淡漠。
3. 腺体病变
●
睑板腺(Meibomian腺)→睑板腺囊肿,睑板腺炎(内睑腺炎),干眼症。
图3-12 眼睑基底细胞癌
●
皮脂腺(Zeis腺)→外睑腺炎。
● 变态汗腺(Moll腺):Moll腺囊肿。
4. 血供病变·眼睑水肿。
5. 淋巴回流问题·如图3-8所示非霍奇金淋巴癌,造成淋巴回流障碍而致眼睑肿胀。
6. 支配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上睑下垂等。
7. 皮肤病变·眼睑基底细胞癌,如图3-12、图3-13所示。良性病变常见于睑皮肤疱疹、睑黑色素痣、睑表皮样囊肿、睑板腺囊肿、乳头状瘤、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毛细血管瘤、黄色瘤、毛囊瘤、骨瘤等。恶性病变常见于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原位癌、横纹肌肉瘤、乳头状瘤恶变、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软骨肉瘤、Wegener肉芽肿等。
图3-13 眼睑内眦基底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