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松弛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银海指南·卷二肺经主病》:“白睛起膜,状若鱼泡,寒郁太阴也。”其符合现今松弛而堆积的半透明球结膜组织致睑缘、眼表微结构失衡,结膜囊闭合负压状态改变导致泪液引流异常,眼部异物、不适感,泪溢、痒、涩、灼痛、眦部微红等症候群,其属于年龄相关性眼病,现代医学命名为结膜松弛症。《银海指南·卷一五轮解》:“目有五轮,禀于五行,原于五脏……气轮者,目之白睛是也,内应乎肺……肺主气,故曰气轮。”《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若肺气旺盛全身功能通调,则气血流畅、眼络通达,故有《审视瑶函·卷一目为至宝论》“肺之精腾,结而为气轮”之说。其病因非为六淫致病,实与五脏六腑之功能密切相关,《银海指南·卷二杂病总论》:“病之发也,又因外感内伤……至于杂症,不过气血痰食郁五者而已,然五者之中,惟气血为甚。”《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详述:“……其证睛珠痛,珠痛不能视,羞明隐涩,眼睫无力,眉骨太阳因为酸痛,芎归补血汤主之,当归养荣汤主之,除风益损汤主之,滋阴地黄丸主之。”可见补血、滋阴、抑虚火为主。
《银海指南·卷二血病论》:“目得血而能视,血者气之所化也。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润经络,泽脏腑,养筋骨,充满一身,而目受其荫,固宜流通,而不宜瘀滞者也。”
《银海指南·卷二气病论》:“……盖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无所不病,为虚为实,为寒为热,变态莫可名状……阳气有余,为目赤臃肿,阴气有余,为隐涩羞明,中气不足,为眼皮宽纵……实者破之,虚者补之,滞者行之,郁者达之,寒者温之,热者凉之,不和者调之疏之。”
滋阴养血调气解郁,《审视瑶函·卷之三白痛》定义渭:“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矇,名日白涩,气分伏隐,肺脾湿热。”在最新版国家十三五创新教材《实用中医眼科学》设有白涩症专篇,对概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临床分型、类证鉴别、治疗措施、思辨导图、预防策略逐一进行阐述,并设附篇详解结膜松弛症的分级诊断与对应的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针对仅有功能性改变者,尊崇滋阴宣肺、养血健脾原则,采用中药经验方内服,改善因年龄导致的脏腑亏虚,气血不足。辅以中药解痉舒筋活血,外用热敷,对部分眼睑张力过强型的探索性治疗,凭借中医丰富的药材资源寻找安全有效的外治途径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点。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结膜松弛症属于“白涩症”范畴,肝肾阴虚贯穿了结膜松弛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成为影响本病预后及转归的主要因素。临床表现为眼内干涩不爽,双目频眨,羞明畏光,白睛隐隐淡红,久视后则诸症加重。肝开窍于目,肝脉连目系,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泪为肝之液,肝阴不足,目失濡养可致眼干涩不适;肾为水脏,主津液,肾阴不足则目外少润泽之水,内缺充养之液,双目干涩结膜松弛。在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了杞精明目汤,在治疗方案中黄精、枸杞子、麦冬滋补肝肾,养阴生津,共同为君药补益先天之精血;水谷精微为精血化生之源,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以助生化;阴虚易生风生内热,取旱莲草补肝肾之阴的同时以凉血清热;使以川芎上行头目,引药上行。全方共奏:滋补肝肾,培补先天之精血;健脾益气,以助精血生化之效。
项敏泓等通过临床治疗结膜松弛症患者,将符合结膜松弛症诊断标准的36例肝肾阴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杞精明目汤组与对照组,杞精明目汤组在对照组局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杞精明目汤口服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基础Schirmer试验、泪液羊齿状试验(TFT)检查。结果发现杞精明目汤组治疗后结膜松弛症患者BUT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基础Schirmer试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泪液中羊齿状结晶明显增加(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证实杞精明目汤在维护泪膜稳定的同时,可改善泪液中的黏蛋白,促进眼表组织损害的修复,改善泪液功能,从而治疗结膜松弛症,其疗效较之常规西药有一定优势。
项敏泓等通过SD大鼠用杞精明目汤药物灌胃后3d后收集腹主动脉血,制备含杞精明目汤药物的血清,培养结膜松弛症的球结膜标本,分别将20%、10%、15%、5%的药物血清及8 ml/L表皮生长因子(EGF)入细胞悬液中作用24 h。发现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对波形蛋白表达呈阳性。含20%杞精明目汤药物血清的培养基可下调体外培养的人眼结膜松弛症球结膜成纤维细胞中MMP-1、MMP-3、TIMP-1的表达,显著上调TIMP-3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