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松弛症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结膜松弛症好发人群特征的最佳研究方法。尽管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象不同,采用的分级方法不同,但研究的结论都明确指出:结膜松弛症在儿童和年轻人中低发,在60岁以上老年人高发,且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眼病。
2009年,日本学者Mimura等发表了关于到医院就诊的1 416例1~94岁患者的调查报告。他们发现,结膜松弛症在这批人群中的患病率为85.24%,其中,1~10岁6.8%;11~20岁36.2%;21~30岁61.5%;31~40岁71.4%;41~50岁90.2%;51~60岁94.2%;61~70岁98.0%;71~80岁99.0%;81~90岁98.5%;91~100岁100.0%。无论是向下注视或者指压时松弛结膜的改变,还是表面点状角膜炎样病变,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该研究采用的是Meller和Tseng的标准。根据该标准分级,在女性患者中,结膜松弛症明显较男性患者严重,结膜松弛病变明显多见于颞侧部位。随着结膜松弛症分级的加重,表面点状角膜炎改变也随之加重。
2012年,美国Cullen眼科研究所的Gumus等采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评价了年龄与松弛结膜的关系。他们对30名24~75岁的健康志愿者的60眼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结膜松弛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而严重。同样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是下方泪河高度。他们也发现,颞侧结膜松弛程度明显重于鼻侧。
除了年龄因素外,Mimura等团队开展了系列研究,发现佩戴角膜接触镜、屈光不正、翼状胬肉等因素也与结膜松弛症发病相关。
2009年,Mimura等比较了600例日常佩戴角膜接触镜者(包括94例佩戴硬性接触镜者和506例佩戴软性接触镜者)和579例未配镜者的结膜松弛症患病情况。他们发现在戴镜人群中,结膜松弛症病情分级明显重于未配镜者,在佩戴硬性接触镜者中明显重于佩戴软性接触镜者。无论是向下注视时,还是指压时松弛结膜的改变,都随着年龄增长,或者佩戴结膜接触镜的时间而加重。他们认为,必须重视佩戴角膜接触镜对结膜松弛症发病的影响。
Mimura等也曾观察了1 110名3~94岁的门诊患者。他们发现,如果以每10岁一个年龄段划分,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在远视(≥0.0D)人群中结膜松弛症的严重程度都重于近视(<-2.0D)人群。向下注视时,或是指压时松弛结膜的改变在远视者和近视者中差异不明显,但结膜松弛症分级的严重程度与远视度数明显相关,从而提示远视可能是结膜松弛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Mimura等还曾观察过1 061名1~94岁的门诊患者。他们发现,鼻侧或颞侧结膜松弛症的严重程度,明显与该侧翼状胬肉的发生有关。排除年龄因素后,翼状胬肉和结膜松弛症之间的相关性仍然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