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诸篇及其构成

第六节 卷六诸篇及其构成

卷五“杂歌”的确很“杂”,我们很难从总体上为之总结出一个倾向来;而卷六的“咏物”则一改前貌,它以某些物品为主题,将此物的性格比附男女关系,以山歌的形式唱出来。例如开头的《风》:

情哥郎好像狂风吹到阿奴前,揭袄牵裙弗避介点嫌。姐道我郎呀,你道无影无踪个样事务看弗见捉弗着也防备别人听得子,我只是关紧子房门弗听你缠。

这首以女性第一人称歌唱的山歌主题是“风”,用以比喻男人。第一句、第二句写男子如风一样兴奋地来到女子居所,揭开女子衣衫。这显然是由风吹动女子的衣裙联想而来。第三句写无影无形、却又发出声响,这些自然是风的特质,被用以比附这位男子。于是第四句中,女子对这个风一般的男人紧闭房门不与他纠缠,这样无论是风还是男人都无法进来了。

卷六的咏物歌就是这般将物品的性质与男性或女性的性格结合在一起。卷六目录如下:

《风》《花》《砚》《笔》《棋》《双陆》《骰子》《投壶》《毬》《揵踢》《鹞子》《香筒》《荷包》《毡条》《帐》《睡鞋》《珠》《海青》《算盘》《厘等》《消息子》《扇子》《网巾圈》《夜壶》《粪箕》《烟条》《蜡烛》《灯笼》《走马灯》《箸》《茶注》《酒钟》《攒盒》《鼓》《爆杖》《流星》《伞》《墨斗》《吊桶》《粽子》《馒头》《面筋》《荸荠茨菇》《香圆》《茶》《梅子》《茄子》《夜合花》《葵花》《蟋蟀》《跋弗倒》《船》《篷》《钓鱼船》《鱼》《鼠》

冯梦龙在这些咏物歌的排列顺序上,显然也费了不少工夫。《风》的下一首是《花》,正好组成“风花”;“砚”和“笔”都是文房用具;“棋”“双六”“骰子”“投壶”“毬”“揵踢”“鹞子”皆为游戏用品;“香筒”“荷包”为日常用品;“毡条”“帐”“睡鞋”均为与床有关的物品;“算盘”“厘等”“消息子”“扇子”“网巾圈”“夜壶”“粪箕”均为日常使用的小物;“烟条”“蜡烛”“灯笼”“走马灯”为与灯火有关的东西;“箸”“茶注”“酒钟”“攒盒”为饮食器具;“鼓”“爆杖”都能发出较大声响;“爆杖”“流星”都是闪光的东西;“粽子”“馒头”“面筋”“荸荠茨菇”“香圆”“茶”“梅子”“茄子”均为食物;“夜合花”“葵花”都是植物(花);“船”“篷”“钓鱼船”都与船有关;“钓鱼船”“鱼”都与鱼有关。诸如这般,同一种类的咏物歌被集中排列在一起。

这些山歌,用作其主题的事物名称即是其题目。卷六总共收录了六十五首咏物歌,其中以“结识私情(好像)”开头的有三十六首,以“姐儿生得”或“姐儿好像”开头的有十一首,以“情哥郎好像”开头的有四首。这些起始句相同的山歌,不难让我们猜测它们或许是在某一场合中各自选一个主题(事物)的竞作(详参本书第二章第五节)。

就女性形象来说,卷一至卷四中有不少积极主动地追求爱情的女性登场。然而卷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却稍微有些变调。例如:

结识私情像气球,一团和气两边丢。姐道郎呀,我只爱你知轻识重随高下,缘何跟人走滚弄虚头。

“一团和气”是自气球联想而来,指优柔寡断,如气球一样滚来滚去,被别的女人吸引的男人性格。“一团”“两边”这两个数量词很传神。这是一首以女性第一人称唱的山歌,抒发了对抛弃自己的男子的怨念。然而这个女子在男子面前完全是被动的一方,与卷一、卷二等所见的对男子积极主动地敢爱敢恨的女子形成鲜明对照。

算盘

结识私情像个算盘来,明白来往弗拨来个外人猜。姐道郎呀,我搭你上落指望直到九九八十一,啰知你除三归五就丢开。

这首歌描写了因好不容易与钟情的男子相爱而满怀喜悦的女子却突然被无情抛弃。卷六的咏物歌中,托物寓意的那部分作品大多是讲述被男子抛弃的女子的境遇。她们的心情正如下面这首山歌所唱:

结识私情好像珠子般,圆圆一粒望你眼儿穿。姐道郎呀,你弗来时我枕边吊落子千千万,没要因奴黄子了贱相看。

最后一句“黄”比喻女子年老。这首歌中虽然男女二人的关系尚未走向最终决裂,但女子的内心并不是洋溢着积极的自信,而是依赖于男子、乞求他不要将自己抛弃。这首歌可以说是表现女性的痛苦心理的。上面几首流露出对这些为男性所弃的女子之同情。

砚台姐原是牢石人,吃个墨池里郎来污子我个身。拿介管乌弗三白弗四个笔来捉个小阿奴奴千万0064-1,(眉批:0064-1音敝。)直0064-1得我漕中水尽便休停。

砚、墨池比喻女性,笔比喻男性。这里专门写在性交场面中为男子所污,故而是一首以被玩弄的女性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唱的山歌。

姐儿生来身小骨头轻,吃郎君捻住像个快儿能。姐道郎呀,我当初金镶银镶0037-1吃个篾片阿哥弄成子我个轻薄样,撞来尽盘将军手里弗曾停。

这首歌描写了被像筷子一样玩弄的女性。咏物歌虽是用物来比喻女性,然其最终目的,是表现诸如这般被视作物的“物化”的女性。

在卷六的不少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情境。比如像《球》《算盘》等,是表现原本恩爱的一对男女,后来女子却秋扇见捐;《砚》《箸》等则是表现女子身体为男子所污。总而言之,都是描写被命运抛向低谷的女性或者说是失落的女性。这卷所表现的处于被动地位、命运坎坷的女子,在她们身上几乎找不到卷一、卷二等登场的那些女性的积极性。这两类山歌之间可以说存在着巨大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