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小结

第四节 小结

以上分别探讨了冯梦龙《山歌》卷七至卷九的中篇、长篇山歌。在此对其主题及表现上的特色作简要总结。

首先就主题而言,基本上从卷一至卷六的四句山歌的主题(女性的思念、哀怨、性欲、幽会、物化的女性等)在这些中、长篇山歌中都能找到。中、长篇山歌主题虽然不外乎四句山歌中的那些,但却有只能在中、长篇山歌里看到的歌(即下面的“其一”),或在四句山歌中看到,但其性质被强化到了极点(即下面的“另一”)。其一是《汤婆子竹夫人相骂》《歪缠》《烧香娘娘》《鱼船妇打生人相骂》等中所见的极具威势的女性。从上一段落至下一段落,通篇滔滔不绝的叙述,正是在长篇山歌中才能得以实现。另一则是《灯笼》《门神》《鞋子》《镬子》等既是咏物歌、又超越了玩笑与戏谑范畴的作品,它们将女性比作物的同时,又发展至表现对她们的极端的性虐待。这类作品中,女子的命运大致是刚开始为男子所宠爱,随后逐渐被男子厌恶,最终被无情抛弃。只有在长篇山歌中,才有可能表现这种与时间推移相伴随的状况变化。

关于中、长篇山歌的表现特征,从形式上来说,它们之所以篇幅长是因为附带了“皂罗袍”等俗曲,即主要是因为具有很长很长的“白”(韵白)的部分。如此诸多要素组合在一起,与仅有山歌的篇目相比,就能够实现它们多样化、立体化的表现。

由于作品的篇幅变长,中、长篇山歌增加了四句山歌所没有的新的表现要素:一是“时间”,二是“罗列”。那些描写女性原本受到男子百般宠爱、之后逐渐被虐待和抛弃的咏物歌之类,正是因为具备时间的要素才可能形成这样的作品。此外,除了“时间”要素,还有一种情形是从多个侧面或者列举多个种类的罗列手法,亦是保证作品长度的必要手段。

长篇山歌与四句山歌相比较,更大的差异在于,长篇山歌更加客观。换言之,从中能看到对女性冷静、甚至有时酷薄的态度。四句山歌中的咏物歌,比起前半的抒情歌,更为客观地观察女性的性格。而长篇山歌不仅具有“咏物”主题,也具有以长篇的形式,对某一对象更冷静地长时间细细观察,从多个侧面去审视的倾向。在长篇山歌的卷末,也收录了《破骔帽歌》《山人》等描写女性以外对象的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亦不难发现此冷峻观察眼之存在。